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谨以此书献给—(1 / 1)
标线对准,锋利的铡刀笔直地落下。
沙沙——
纸张被整整齐齐地切开,随着几次对准,几次切开,印刷的大纸张便化作了长一尺、宽半尺的书页,每一摞切好的书页都摆放在划定的区域里,有人会从一旁走过,按次序取走一张张纸,然后点数好张数交给校验之人。
校验之人不仅需要检查张数,还需要核对上一页与下一页是否连贯,避免出现缺页、错页问题,只有确保无误之后,才会送去缝合成册。
朱元璋看着高效的印刷、切割,很是满意,对顾正臣道:“说来奇怪,为何你总能发现人才?”
顾正臣看向庄武,对朱元璋道:“陛下,他可不是什么人才,三年,花进去五千多两银,这才有了今日的活字印刷。在臣看来,许多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给他们机会、条件与资源,历练出来的。”
“就以宁国为例,若没有格物学院的机会,没有朝廷倾力支持,没有他人不留余力地配合,宁国也未必能在蒸汽机上取得当下的成就,甚至负责起了陆地机车的国事吧?”
朱元璋拿起一个金属活字看了看,问道:“这是什么金属,为何样子如此奇特?”
庄武稳住心神,恭恭敬敬地介绍着:“回陛下,这金属并非纯铜,而是铜锡铅三种金属,这也是为了刻字便捷,这种形状一来是为了节省开支,方便普及,二来是……”
顾正臣看着侃侃而谈,自信的庄武,很是满意。
朱元璋对庄武的表现很是满意,眼看朱棡从外面匆匆走了过来,指了指朱棡言道:“你就不要管理集贤院了,自今以后,集贤院的事交给顾小子与庄武做主。”
“父皇终于同意了。”
朱棡行礼之后,笑着回道,然后看向顾正臣,眼眶有些湿润:“顾先生,弟子有礼了。”
顾正臣知道朱棡不止一次举荐庄武,也知道他其实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