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四十九章 这事我记下了(2 / 2)
馀丁被派去修长城?
这说明,这些地方已经出尽全力,将没办法的办法也给用上了。
顾正臣看着操练中的军士,感叹道:“为了长城,倒是苦了不少军民。”
这句话触动了黄奇,神情中有些伤感:“说实话,你是永绩伯的人,原本我也想请你多说几句,让永绩伯给朝廷上书。只可惜,镇国公人不在了,只靠着永绩伯,怕是力不能及。”
萧成、林白帆等人看向顾正臣。
顾正臣抬了下眉头,问道:“怎么,你们上书不了?还是说,你们的文书送到金陵之后就石沉大海,五军都督府与陛下没批过?”
黄奇叹了口气,摆手道:“卫所将官自然也能上书,都司也上过书,陛下与五军都督府都批过,可没用啊。不瞒张兄,为了修这五十里长城,喜峰口的军士就死了六十三个,失踪了三百余,馀丁也跑了五百余,至于百姓——伤亡与逃亡的更多一些。”
“可没办法,长城总归要有人修。有人修,那就免不了有死伤。只是,朝廷不能催得太急,而且,这粮食给得也不够,原本说好征调百姓给粮,还给结算工钱,可后来工钱不结了,粮也短缺了。”
顾正臣疑惑:“我记得征调百姓服徭役,布政使司也好,府州县也好,总需要先将钱粮准备到位,至少也要准备七成,缺口部分徭役结束之后补给,这部分钱粮呢?”
黄奇仰头看了看天色,愁容满面:“这倒不是布政使司克扣了钱粮,而是因为北平过去两年收成不太好,还遭过灾,新粮跟不上,存粮要紧着卫所军士,官员俸禄,还需要留一部分赈济粮用。”
“所以布政使司给朝廷索要钱粮,朝廷的答复是没有,还说户部都穷得能跑耗子了。可是转过头来,朝廷便派了大军去打安南了,听说是镇国公想办法弄到了钱粮。”
“我们都知道,停止修长城是不可能的事,这事必须办下去。所以,我们盼着镇国公能来一趟这里看看,也给我们想想办法。永绩伯是镇国公手底下的悍将,他原本是可以为我们说说话的,只可惜镇国公没了……”
这一瞬间,顾正臣一下子明白过来很多事。
修长城,这事可以说持续了十几年了,压根没停过,区别就在于,前几年修的是那里,这几年修的是这里。
总之,先堵一段是一段,能修一点是一点。
大规模征调民力,全面修长城,对于刚从战火中诞生的大明朝来说,做不到,也不切实际。
明军确实有火器可以利用城墙防守,守边疆安稳。
可问题是,需要有城墙才行……
没城墙,直面骑兵,有准备的话还能打一打,可若是没个准备,被人搞了个突然袭击呢?不是说有了火器,修长城就没了必要,军士需要城墙,火器作用的发挥也需要一堵城墙,这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