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七十章 飞天路,热气球(1 / 2)
陶成道有些迫不及待。
飞天,就在眼前了!
顾正臣却从容不迫,平静地讲述道:“在飞天之前,我需要你记住一些事,这将是格物学院、远火局未来研究的重点。这些事包括空气动力、力学、能量转换、速度、引力问题……”
在这个世上,别说被苹果砸一下,就是让椰子、榴莲砸一下,他也不可能想着这玩意为什么会掉下来,想的只能是,这他娘的是谁家的树……
万有引力这种事,因为地球仪的出现有了一些苗头。
格物学院之中有不少人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果生活的地星是一个球体,这个球体又处在虚空之中,为何人没有跌落到虚空之中。
但这个思考,目前还没有出现引力的概念,相反,不少人在质疑,地球到底是不是圆的,会不会只是个平面,在美洲向东的大海里,会不会是一片虚空混沌……
要验证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一次南辕北辙式的环球航行。
之前的美洲之行,是往返于东西,并没有向东而去,打西面回来,无法证明地球是圆的。
顾正臣原本是希望旁观,静候花开,看看格物学院里面到底能不能出几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一直没有过度干预学院内部的思考与辩论。
在顾正臣看来,人才的自主、善思、探索、创新极是重要,过多地告诉他们结论,反而容易破坏人才的培养。
可在跌落长江,差点死了之后,顾正臣改变了一些看法,认为有些路,有些观点,即便眼下不适合公开抛出来,但需要告知一些带头人,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可以确保在自己之后,还有人能举起火把,走入黑夜。
陶成道、唐大帆等人需要知道这些。
对于顾正臣口中的名词,陶成道听不明白,也不知道万有引力是什么东西,只知道那是一种看不清楚但却真实存在的力量,让人,房屋,石子等等,都能留在地面之上……
这是全新的学问,是不曾看到的路。
陶成道等人听得认真,即便是萧成、林白帆,那也在暗暗记下。
梅鸿也清楚,这就是传说中的马克思至宝,在这至宝里,全都是智慧与学问,而顾正臣,正在一点点地将这些东西拿出来,交给大明。
顾正臣对于空气动力学并不了解,只知道基础的概念,侧重的研究方向,比如阻力、升力、能量守恒、流体力学等,他们听不听得懂不要紧,知道有那么一回事,以后慢慢研究便是……
半个多时辰后,顾正臣将话题拉了回来:“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火箭飞天无法将人成功送到天上去,飞机飞天也只能如风筝一般,可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工业基础跟上——兴许可以试试,站在天外看人间。”
陶成道憧憬:“那需要多少年?”
顾正臣笑了,摇了摇头:“兴许是一百年,也兴许是三百年,总之,我们这一代人是不看不到了。可三百年之后追溯飞天的起点时,他们会看到我们的名字。”
陶成道看着碧蓝的天空,神情肃然。
西风带起衣襟,吹得人面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