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七十六章 元朝要派使臣?(1 / 2)
无疑,这次测试是成功的。
只是因为牵引与分量的问题,热气球并没有飞高,毕竟只是测试实用性,并没有想过直接飞天。
飞天是壮举,死了可就是悲壮了。
陶成道对远火局很重要,顾正臣需要这个家伙活着,毕竟他对飞天很感兴趣,热气球的飞天毕竟有难以克服的局限,需要看风……
真正的飞天,还是需要研制飞机。
这条路对大明来说,确实遥遥无期甚至不是几代人可以做成的事,但有那么一个方向,有那么一些人带头走在这一条路上,总归是好事。
失败了也没关系,至少培养了人才,工业的人才!
等北伐、东征结束,远火局的使命没那么紧迫时,就让陶成道到格物学院,专门带人研究飞天。
安全起见,顾正臣拒绝了陶成道、朱棡等人强烈的飞天要求,严肃地说:“这只是短暂测试,接下来还需要进行二十次测试,至少有五次长达一个时辰的持续测试。”
“另外,燃料的补充问题你们还没有解决,我希望你们能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携带更多燃料,确保热气球可以实现持续的、长时飞行。唯有如此,方可有更多用武之地。”
陶成道强压心头渴望,点了头:“等了大半辈子,不怕再多等一两个月。”
热气球的出现,让人第一次拥有了随时随地、从上而下的视角,这东西必然会应用于行军作战之中,顾正臣要的,不只是飞天,上天上看看去那么简单,他想要的,是更为可靠、更长滞空、更长航行的热气球。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渴望,看看朱棡、朱棣、沐春等人,就知道这是集体的意志。
热气球确实还有一些问题,比如燃料的供应。
无论是大灯盏的桐油,还是油柜里的猛火油,这都需要有一个可靠的补充方案。
飞起来之后,人想要爬到高处去添加燃料,一极是困难,二是极是危险,这就需要一个从下向上的补充方案。
之前不好确定这些事,是因为第一次测试,不清楚这条路到底可不可行,也不了解升力多大,通过测试,这些数据都可以摸索出来,具体到多少斤,然后按照人的体重,确定携带物资的重量。
朱棡看着眼前的吊篮,又抬头看了看天空,眼神中满是渴望。
人是可以飞天的,是可以飞上去看看云彩上面到底有什么东西的……
韩庭瑞走了过来,对顾正臣道:“宋国公带人来了。”
顾正臣皱眉:“他来干嘛?”
韩庭瑞咳了咳,指了指热气球:“那东西升空,可是个庞然大物,尤其是外面还绘了四兽,乍一看,狰狞得很,外面不少百姓受惊。布政使司已经安排了衙役安抚百姓,宋国公前来问问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顾正臣挠了挠发痒的脸颊,感知着络腮胡子,言道:“那就让他们来吧。”
宋国公冯胜、都指挥使盛熙、指挥使朱煜三人走入东院。
冯胜找寻了一圈,看到顾正臣,便顾正臣微微摇头,也没停下来的意思,至近前,才扭头看向一旁的杨永安,指了指地上的布料与吊篮问:“那是何物?”
杨永安淡然一笑,平静地回道:“格物学院研究出来的新物件,宋国公想看的话,不妨等上一等,检查之后,便会开始第二次测试。”
“听说飞了起来,真的假的?”
冯胜询问着,目光扫了一眼顾正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