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七十八章 通州悍匪,元廷使团(1 / 2)

要从水陆进入北平,通州是必经之路。

往日里,此处商船云集,千帆连绵,热闹非凡。

可今日,距离太阳下山还有一个时辰,远处的通州城不仅关了门,就连这河道也被封锁,所有船只禁行,更有衙役沿河盘查。

这可是通州,封锁一日,损失可不小,甚至可能会影响北平物资供应。

副千户彭锏不清楚缘由,带使团队伍抵近通州桥。

衙役孙大寒走了过来,盘查公文,见是元朝使臣,不由地鄙视了一番,毫不掩饰厌恶,骂骂咧咧:“又是该死的胡虏!”

这声音没有半点克制。

阿尔斯楞听闻之后,顿时火起,手中鞭子指向衙役:“你再说一遍!”

孙大寒冷笑:“该死的胡虏,怎么,你还敢在大明撒野不成?”

额尔敦拦住了阿尔斯楞,这个时候没必要起口舌之争。

彭锏很赞赏孙大寒的勇气,询问道:“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这大白天的通州竟然禁绝行人了?”

孙大寒哼了一嗓子,言道:“今日清晨,有一胡虏在码头连杀十二人,其中还包括巡检司四人,有人看到胡虏杀人之后,提人头进入城中,还扬言要杀了知州。为安全起见,这才封城封河。”

“你怎么就确定是胡虏,不是你们大明人?”

阿尔斯楞带着几分火气问道。

孙大寒指着阿尔斯楞,破口大骂:“就因为他身上有一股子羊骚味,不是胡人谁他娘的抱着羊睡觉?何况商船的掌柜也交代了,那是他见胡虏身强力壮,有一把子力气,便招募来干活,还说清了胡虏籍贯,确系是十几年前被俘虏之后安置的胡虏!”

阿尔斯楞憋得脸通红,却不知如何反驳。

额尔敦看了看衙役,目光又扫向河道,还有远处封闭的城,一双眼变得锐利起来。

说起来,蒙古人被大明俘虏的可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些人背叛元廷,投奔明廷的,但无论是被俘虏还是背离元廷,责任多在将官,底下的军士是被动的,也是被迫屈服的。

这些人在大明,若是生活得不如意,未必不会爆发,之前元廷也认识过这一点,曾派人联络,招抚之后,安排人潜伏在大明当细作。

只不过这一套不能持久,一是因为明廷当年管得严,不方便走动,二是因为能被说服过来的多接触不到重要情报,当然,最主要的是元廷也给不了他们大饼之外的任何东西……

细作也是要粮饷的,可草原上的牛马,没办法送中原来,往返一次很不方便,联络一次也困难,这就导致许多策反之后的蒙古人再次陷入沉寂。

这些人,也不是不可为元廷所用,或许这次给孟福送去财宝,可以助力他拉起一支队伍,彻底搅乱大明!

彭锏引着额尔敦等人过了桥,在通州驿安顿了下来,然后对额尔敦道:“都司有言,使臣前来不必进北平,自通州南下便可。你们是打算继续骑马,在明军的护送之下一路南下,还是打算换乘船只,早日抵达金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