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讨论前协的编制问题(下)(1 / 2)
这狭义上的各级军队司令部就只是参谋处的几个参谋,而广义上的司令部则是包围通讯、情报、侦查、后勤、纪律等直属队还有军队的文职人员。
但明军在“镇”、“协”包括总督这个的方面军一级的指挥体系中,都没有建立一个有完整且能发挥实际作用的的司令部。
指挥管理镇、协两级军队的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和兵备道衙门虽然属员不少,但都是一些文职工作的胥吏书办。
其下辖的军事人员最多也就是一两队上下来回传递军情塘报的塘兵部队,且这人数还不是很多,至于直属哨探、辎重、工匠包括纪律部队基本上一个都没有。
明军的后勤主要是由朝廷的户、工两部以及地方的官府负责,总督巡抚兵备道虽然有管理军队后勤的权力。
但不是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那种间接式管理的模式,这明军后勤能不能搞好,那就全看朝廷和地方负责后勤的官员能力和操守怎么样了。
侦查、情报这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完全就是靠手下的将帅给他们这些统兵文官写的军报来了解敌情,所以这有的统兵文官像傻子一样被武将给忽悠。
也就洪承畴、卢象升他们这些有脑子的统兵文官可以通过手下将帅的军报中分析出真实和虚假的信息。
所以从这就可以看的出来这明军协一级往上根本就没有司令部,完全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
至于那统兵文官衙门的属员,别看一天到晚忙的跟陀螺一样转,但大部分工作内容都是毫无意义的,不是应付上面检查,那就是对下级进行折腾显示存在感。
这统兵文官的参谋部门那就更是扯淡。
这些“军前赞画”、“幕僚”大多数第是没有有过军事经验的人员,完全就靠一张嘴巴忽悠,其来源那也是鱼龙混杂。
有考了大半辈子考不上举人的落魄秀才,有在江湖上招摇撞骗的术士,甚至还有一些和尚道士之流。
当然,这几类人群中那也确实出过厉害的人物,比如明太宗的军师和尚姚广孝,还有那胡宗宪的幕僚落魄秀才徐渭。
可这类人群中几百上千年就出那么几个,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的能够找的到?!
...
这在坐的军头们早已经不是当初刚造反时的业余军事爱好者,目前的军事水平差不多是中等靠上力争上游的档次。
所以张应昌解释完之后大伙们也是一点就透,于是都点头表示赞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