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敲皇帝竹杠(2 / 2)
目的就是想让淮安王府一系得到消息,从而认为,虽然皇帝重罚了己方,却只是由于人言可畏,不得已而为之。
但其实,皇帝心里还是向着李唐宗室的。
也正因此,在李孝慈受罚,众人离开后,皇帝才会特意将李斯文留下来,另找由头进行责罚。
而这个信号一旦发出,愤愤不平的李孝慈必然会误会皇帝的暗示,从而联合几方亲信想方设法的平反身上罪名。
而皇帝就能借机发挥,将一些包藏祸心的乱臣贼子,清理出朝廷,为将来北伐高丽,东征倭国做准备。
“嘿,你小子倒是聪明,一点就通!”
见自己话未说尽,李斯文便明晰了自己的想法,李二陛下不禁有些诧异。
点头道:“若朕猜想的不错,等李孝慈返家后,必然会与李道彦哭诉,今日朝廷审判的不公。”
“而以李道彦的才思,不难发现你供词中的含糊。”
“细细询问下,也必然能发现——其实百骑的供词有明显疏漏,倭国使节身上致死伤,并不来自横刀,而是腰间软剑!”
“再加上你今日持金装锏上殿,叔宝剑履上殿的殊荣却不为外人所知。所以,李道彦定会以‘百骑私改供词’、‘僭越礼制’等罪名状告与你。”
“而朕希望,你能按捺住反击动作,先行入局,好让朕借机...清理清理那些朝廷上的芥藓之疾!”
对此,李斯文长久默然。
听这意思...李二陛下是想对那些,趴在大唐背后吸血的寄生虫下刀了?
前朝遗老,建成旧部,亦或是五姓七望,各方豪族...
细细数来,朝廷上看似安稳,但实则,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只是暂时蛰伏于皇帝圣威。
这也导致李二陛下的一言一行,只能大对特对。
但凡犯丁点儿错,这些蛰伏已久的不臣便会揭竿而起,将这个雄韬武略的明君拉下大宝。
再随便挑个傀儡皇帝,让大唐再次成为南北朝时期,各家家族繁荣兴盛的温床。
而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也自然清楚的知道这些世家的居心叵测。
之所以不用军队暴力碾碎这些绊脚石,也只是怕开了这个坏头,使得这些门阀世家人人自危,越闹越凶。
最后被逼无奈的皇帝,必然会大开杀戒,杀的人头滚滚,砍得来之不易的盛世,中道崩殂!
而李斯文也渐渐明悟了这点。
让长孙家大伤元气的钢铁赔款,相当于白送的活字印刷,乃至精盐等各种暴利生意,笼络人心的煤炭生意,帮李承乾坐稳储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