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皇帝的态度(2 / 2)

朱载坖迟疑着说:“沈炼与陆炳的关系并非秘密,如此,沈炼是吃了定心丸,朝中大员怕是也……”

“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啊。”朱厚熜淡淡道,“这本就是一个考验臣子的好机会,既是对忠诚的考验,又是对官品的考验,谁反对,谁赞同,谁主张严办沈炼,谁为沈炼开脱……未来你重用谁……不就都有了吗?”

朱载坖大受震撼。

在他眼中的两难之事,在父皇眼中,却是可以拿来大做文章,转变为两利之事,简直……太强了!

“怎么,又开始自愧不如了?”

“呃……”朱载坖悻悻低下头,支支吾吾道,“儿臣还需要历练,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朱厚熜笑了笑,没再打击儿子,教道:

“你是皇帝,你是出题人,不是做题人。当只有两个选择,且两个选择都不合心意、不合利益的时候,不妨跳出事件本身,去俯瞰它……所谓大局观,所谓雄才大略,皆取自于此。”

朱厚熜语重心长道:“不要跟着对方的节奏走,那样你只会陷入规则的陷阱,只会从猎人转变成猎物。打个粗俗的比喻,人家说你是头猪,你摆事实、讲证据,证明自己不是头猪,这是蠢人行径,正确的做法,是说对方是一条狗,并迫使他证明,他不是条狗。懂吗?”

这个比喻过于粗俗了啊父皇……朱载坖小小吐槽了一下,重重点头:

“儿臣记住了。”

朱厚熜轻轻颔首,又瞧了眼弹劾奏疏,啧啧道:“鱼肉乡绅,好一个鱼肉乡绅,这个海瑞有点东西……”

朱载坖附和点头:“确实,单就是这份魄力,就非常人。”

“魄力?”

朱厚熜斜睨着儿子,“你就只看到了魄力?”

“呃……”朱载坖想了想,补充道,“还有一颗爱民之心,即便他是为了名声,也值得被肯定。”

“唉,你还是没看到关键。”

朱厚熜说道,“爱名的官员多了去了,可你有听过‘鱼肉乡绅’这个罪名吗?”

“这……”

“关键是鱼肉乡绅本身。这不是魄力,而是能力!”

朱厚熜说道,“相当一部分贫苦出身的士子初任为官时,都或多或少保留着忠君爱民之心,许多时候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是没能力做到。绝大多数都是撞了几次南墙之后,选择和光同尘。”

“这个海瑞真正弥足珍贵的点,不是爱民之心,也不是魄力,而是能力。”

“皇权不下乡,知县最难当,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何也?”

“异地为官,佐官、吏员、杂役基本都是当地人,又与乡绅勾连……盘根错节之下,想架空一个知县,简直不要太轻松。这个弊端由来已久,可若不异地为官,弊端更大……”

朱厚熜叹了口气,将奏疏递还给儿子,道:“这个海瑞,你可以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