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野史版赵氏孤儿(上)(2 / 2)

前面说过,公元前586年,梁山大地震,山崩而堵塞了黄河。

这对晋国来讲是大事,屠岸贾看到了机会。他先是重重贿赂了太史,让太史对晋景公说,因为国内刑罚不公,所以导致天怒。

晋景公很奇怪,问太史:“胡说,寡人即位以来,从不擅用刑罚,反而宽忍待臣,怎么可能因此而致天怒?”

屠岸贾在一边,故作思索道:“主公息怒,会不会是上天怪罪历史公案未了之事?”

晋景公问道:“哪一桩公案?”

屠岸贾道:“还不是当年赵盾弑君一案?至今没有一个说法!

连国君都敢弑,先君成公却不予以惩罚,反而把整个国政都交给赵氏家族,从而使赵氏家族愈加骄横。

主公,国内各族纷纷依附赵氏家族,赵氏家族门生故吏遍布晋国,不臣之心早就有之!

别看现在是栾书为中军元帅,但自赵盾以来,咱晋国朝政还不是由赵氏家族在掌控着?

十二卿里,赵氏占了三席,屡次对外用兵,都是赵氏兄弟在向元帅发难,导致失败。

臣听说,赵朔曾联合赵同、赵括欲行谋反,赵婴齐予以了反对,认为时机不到,所以被驱逐流亡去了齐国。

臣认为,此次天怒而崩梁山,应该是在警示主公要当心赵氏家族了。”

晋景公本就对梁山崩塌心神不定,太史又占卜说是因为刑罚不公,屠岸贾此番分析头头是道,晋景公哪有不信之理?

谨慎起见,晋景公专门找了栾书询问赵氏情况。

栾书本就对赵氏家族大宗有意见,虽然明知梁山崩塌与赵氏家族无关,但擅长权力斗争的他,当然想趁机拔了赵氏这根大刺!

于是栾书支支唔唔,顺着屠岸贾差不多的意思作了汇报。

尤其是赵同、赵括在泌地之战的表现,以及这次讨伐郑国与楚军对峙一事的愣头青表现,栾书还添了点油加了些醋。

这还了得?

晋景公大怒,于是授权屠岸贾全权处理赵氏叛乱一事。

幸亏当时世受赵氏家族之恩的韩厥在场,他暗地里通知了赵朔,嘱赵朔逃走。

赵朔不愿含冤而逃,他对韩厥道:“先父为反抗先君灵公,擅杀大臣而选择了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