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不作不死的许国(1 / 2)
荀偃突然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超级大国的中军将应该有的样子了,湨梁会盟自己出尽了风头,连续教训了齐国、莒国和邾国。
但这几个诸侯都是原本的中原诸侯,如果能够教训一下楚国阵营的某个诸侯,那自己的威望岂不是更不得了?
正想着,许国出事了。
许国,可以说是春秋时期一个“流浪”国家,有趣吧?流浪狗我们听说过,流浪的人也曾出现,如犀利哥和晋文公。
但一个国家的流浪,貌似是奇闻。但在春秋时期,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许国是一个姜姓诸侯,最早被封在许昌一带,国小势微。长期以来,许国夹在许多比自己猛得多的诸侯中间,以委屈求全作为生存法宝,从不敢惹任何诸侯,但总随便被那些个大佬诸侯们欺负。
许国单单被楚国侵略到让国君“肉袒”便有两次。肉袒前面我们讲过了,国君在敌军面前牵头羊跪下认罪。
许国在百余年时间里,被侵略十余次,单单是郑国,就打了许国九次。
后来许国实在混不下去了,便想着要换个地方呆了。于是,公元前576年,许国迁到了叶地,即今天河南省叶县西南一带。
公元前533年,许国又迁到了城父,即今天的安徽省亳州东南一带。在城父又混不下去了,公元前529年,又迁回叶地。
过了五年,即公元前524年,许国又在叶地混成了贫民,无奈再次迁至容城,即今天的河南鲁山东南一带。
迁至容城,是得到楚国允许的,因为许国表态将成为楚国忠实的附庸。正是因为如此,楚国才给了一块地给许国人筑城建都。
一段时间以来,许国往往三五年便要迁一次。要知道,许国迁的可不是一个村一个县,而是整个国家。
国家要怎么迁?在春秋时期,土地其实是很多的,而人口却很少,尤其是长年战乱,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人口的自然增长非常缓慢。
迁国,主要是迁两件东西,一是祖宗的牌位及国之宗器,如祭祀用具和典章文书,当然,还有财宝。
二是人口,将全国人民都带着流浪到另外一个地方定居。
简单吧?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了,这里我们要讲的是公元前576年,许国迁到了楚国地盘,成为了楚国附庸。
此时的郑国已经归顺了晋国,成为中原诸侯联盟一分子了。对于楚国附庸许国,郑国对这位世仇邻居许国便痛下了杀手。
郑国一向受大国欺负,心头积了大把的闷气,此时有一个发泄的机会,还不好好利用?
于是,郑国三天两头去欺负许国。前面说过,百余年里,单是正式的大军出动侵略许国便达到了九次之多,更不要说日常的小打小劫了。
许国人的委屈承受力终于到了极点,也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