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意外的湛阪之役(2 / 2)
但公子格这个愣头青愣是将帅旗一举,好象举着好玩似的,结果全军发动了进攻。
春秋时代的战役,战车无疑是关键的,你楚军驾着战车向上坡冲锋,而联军却从湛阪高地俯冲下来,结果可想而知。
荀偃带兵打仗多年,他哪里会想到楚军傻呼呼会来仰攻自己?这样打仗岂不是自己找死么?
战场上居然能够出现这种如天上掉馅饼一样的良机,荀偃再不济也不可能把握不住啊。
荀偃大喜过望,他也不需要什么战术,他举着帅旗一挥:“兄弟们,冲啊!”
联军自高而下全线涌上,排山倒海般杀向楚军。楚军是仰着头进攻,联军是自上而下发起冲锋,楚军岂有不败之理?
战役经过极其简单,楚军大败,公子格率着残兵败退方城。
荀偃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所率领的联军对楚军这一战的胜利居然来得那么容易!见楚军败退,便指挥联军全线追击,并全力向方城进攻。
但荀偃哪里想到,刚取得胜利的他已经犯了致命的错误。
湛阪战场上,晋军借助了居高临下的地势,一举击溃了楚军。但进攻方城,联军则没有任何的战场优势。
方城是什么?公元前678年,楚国在汝水以南滍水两岸,伏牛山余脉与桐柏山余脉之间隘口筑起方城,以控制隘口,称为“方城要塞”。
为把方城要塞经营成楚国的重要战略军事要地,楚国从方城塞东西处以单体城墙与隘口两侧的伏牛山与桐柏山余脉相接,堵住隘口,作为楚国对新占领区的纵深防御工事,形成了楚国最早期的一段长城。
从地形上看,楚国把这一带经略成了三大战略区域,即以楚国为本位,方城塞以南南阳盆地为“方城内地”,方城塞以北新占领的汝水以南、滍水两岸区域为“方城外地”。
那是楚国最有象征意义的战斗堡垒,是楚国最坚固的军事重镇。楚国为了对抗晋国,经营方城多年,哪是你荀偃轻易拿得下的?
楚军借着方城地理优势,利用弓弩轻松防守。进攻方城的联军严重受挫,死伤惨重。
荀偃眼睛都红了,他准备再次命令进攻,范匄拉住了他:
“元帅,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与楚军决战,而是讨伐许国。现在战略目的已经达到,还顺便击败了楚军。
我们强攻方城,方城守备森严,一时难以攻下。如果楚国援兵自许国而上,再转而南下,那我军将陷入包围,元帅不可不防啊。”
荀偃听着是汗出来了,自己怎么那么犯浑,此时见好就收才是上上之策!
荀偃接受范匄意见,调整部署,不再攻打方城,而是率联军掠夺了方城周边一些楚国城邑,然后再次折向许国,将许国彻底抢劫了一次。
至此,楚晋湛阪之战告终,结果是晋国取得了象征性的胜利。
之所以说象征性胜利,是因为晋国率领的联军虽然在与楚军的正面交锋中先取得了胜利,但在进攻楚国战略重镇方城时受挫,损兵折将。
楚国采取守势,有效防御,使晋国为首的联军仅仅在防线外烧杀抢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