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齐庄公入侵晋国(2)(1 / 2)
唯一能救曲沃的,当然是齐军,是齐庄公亲率的齐军。此次伐晋,齐军进展神速,齐庄公洋洋得意,他亲率齐军向晋国国都新绛方向推进,很快推进到了离新绛不足百里的荥庭。
荥庭,今山西翼城东南。齐军如此强悍,这令晋国中军将范匄终于有些慌了。
自己下了一盘彻底剿灭栾氏家族的大棋,其根本前提就是随时可以将齐军敲死在晋国境内,谁曾想齐军战斗力居然如此强悍,推进速度居然如此之快?
如果齐军继续推进,而且是直接朝曲沃推进,那就完蛋了!
范匄下令,务必将齐军挡在荥庭。据说,当时范匄的军令用了不惜一切代价的措辞。
甚至,范匄将风给放了出去:齐军如果超过荥庭,那就会死很多很多人!
荥庭保卫战,就这样打响了。
这是晋军与齐军之间一场大规模的攻防战,准确来讲,这是晋军对齐军的一场阻击战。齐军来势汹汹,尤其是南北两路齐军按计划横扫了晋境后,现会师于荥庭,士气极其高涨。
而固守荥庭的晋军刚经历过国内一场殊死的权力斗争,再加上之前卫军惨败、朝歌失守,而晋军主力强攻曲沃数月而未下,更兼荥庭守军并无名将,尤其是中军将范匄一直不敢亲临前线,这使晋军士气极其低落。
我们一直在说,冷兵器时期的两军对战,关键中的关键,绝对是士气。如今齐军士气盛而晋军士气衰,这仗还怎么打?
公元前550年秋,晋齐荥庭之战,战事极其惨烈,最终齐军大获全胜。晋军伤亡惨重,尸体堆积如山。
齐军虽大获全胜,但战损也相当大。齐庄公知道晋军的战斗力应该不会太差,所以,当齐军攻占了荥庭,推进到了晋国的郫邵城时,齐庄公下令休整。
郫邵,又称邵亭,今河南济源西。在这里,齐庄公除了清点战利品外,对将士们进行了战时的论功行赏。
然后,齐庄公下令,在少水祭天,并修筑京观。
少水,即沁河,地处晋国重镇长平以西。少水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条很重要的河流,后来的秦国,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以少水为依托建立起了一条少水战略防线,该防线北起山西安泽县马壁乡,南至阳城县润城镇,长达百余公里。
可以说,正是这条战略防线,在秦赵长平之战、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如今,齐庄公在少水祭天,此举在当时被称为“封少水”,并在少水边修筑了高大的京观。
京观,又叫“武军”,就是将敌军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土堆上面建一个门楼,这个门楼就是“观”。
京观是当时军中一种习俗,既掩埋了敌军尸体,又显示了军威。
由于此次齐军趁晋国内乱举兵讨伐晋国,并取得了节节胜利,一举攻占晋国多个重要城邑,尤其取得荥庭之役大胜。
这对近五十年来相继在鞍地之战和平阴之战中被晋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亏输的齐军来讲,是扬眉吐气的一次对晋复仇行动,是对齐国列祖列宗最漂亮的交待。
齐庄公认为自己功莫大焉,必须借机鼓舞士气。这等级别足以载入史册的大胜,应该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纪念,告诉他们祖先曾经的荣耀,以及武功的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