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小心谨慎成长路(2 / 2)
忠于国君,坚决执行上司命令,亲近德行高尚的卿大夫以及晋国各贤大夫,低调为人谨慎处世!
史料虽然并未记载赵武在晋悼公时期有过多少功绩,仅仅是公元前562年,郑国与世仇宋国开撕,侵入宋国。
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悼公联合中原诸侯讨伐郑国,郑国终于归顺晋国。
代表晋国出使郑国,与郑国签订合约的正是赵武。
也就是这次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后,郑国在长达五十多年时间里,再也未叛晋。
这一份功劳,以赵武为团长的谈判团功劳无疑是巨大的。
赵武的表现令晋悼公非常赏识,他已经对赵武作了较长时间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赵武正是他心目中的治国良材。
两人年龄相仿,强悍的晋悼公喜欢这位温文尔雅、谦虚低调但又学识不凡的赵氏家族后人,他决定进一步给赵武压压担子。
公元前560年,机会来了。
时任中军将荀罃以及军佐士鲂均去世,晋悼公重组卿级班子,晋国政坛上出现了极其少见的卿大夫互相推荐的一幕。
在中军将一职上,范匄向晋悼公推荐了荀偃,荀偃担任中军将。
在上军将的任职中,晋悼公听取了很多人的意见,令他高兴的是,韩起、栾黡、魏绛都推荐了赵武。
这正合晋悼公之意,就这样,赵武一口气被越级提升五级,从原来的新军佐,一跃荣升为上军将!
这个时候的赵武,年仅三十出头,但已经成为晋国卿级班子的第三把手。
再看他的前面,中军将荀偃已是风烛残躯,中军佐范匄年过半百,赵武前程无量!
当时年仅27岁的晋悼公非常满意,他一手搭建的晋国执政卿级班子现在已经有了三十出头的赵武、二十来岁的韩起。
在晋悼公的未来设想中,他希望中的晋国权力格局,就是一个由自己全面掌控、以功臣后代为主要力量、由晋国新生代组成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执政团队。
赵武,正是他眼里最大的希望!
赵武当然要感恩晋悼公的知遇之恩,他把全部的精力用于晋悼公的晋国霸业上。
他与好友、直接下属韩起双双暗下决心:为了国君,为了晋国霸业,一定鞠躬尽瘁!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公元前558年,三十岁不到的晋悼公突然得病而亡,这对赵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