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闫老西吃亏,看望老李和老丁(2 / 2)
“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闫埠贵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嘴唇哆嗦着,想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像刀子一样刮在他脸上,火辣辣地疼。
黄智超懒得再看他那副窘态,冷哼一声:“行了,闫老西,你还是多花点心思在你的省电大业上吧,我忙得很,没空跟你闲扯。”
说完,推着自行车,径直进院子,留下闫埠贵像个被扒光了衣服的小丑,在邻居们或同情或鄙夷的目光中,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黄智超推着自行车进院子,没理会身后闫埠贵那张调色盘似的脸,也没在意邻居们探头探脑的议论。他把车子停好,锁上,转身又出门。刚才那几句话,不过是敲山震虎,免得以后什么人都想往新厂里钻。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
他重新跨上自行车,车轮轻快地碾过胡同,朝着城南的军属大院骑去。
新厂要开工,人手是关键。技术骨干可以从总厂调,或者高薪聘请,但基础的生产工人数量庞大,来源必须可靠。与其在社会上大海捞针,或者应付四合院里这些心思各异的邻居,不如走一条更稳妥的路——招收军属。
一来,军属们经过政审,成分单纯,纪律性强,这在强调政治挂帅的年代尤为重要。二来,解决军属就业是拥军优属的光荣任务,能得到部队支持,也能给新厂带来好名声。三来,这些人吃苦耐劳,珍惜工作机会,更容易形成凝聚力。
而且,自己和军属大院的李老、丁老关系不错,他们都是把自己当后辈看待的老革命,有他们帮忙,事半功倍。
自行车穿过几条街道,周围的景象渐渐变得规整起来。灰砖楼房排列整齐,院落干净,肃穆而有秩序,与大杂院的嘈杂混乱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军属大院。
黄智超在传达室做了登记,熟门熟路地找到李老家。还没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爽朗的笑声和争论声。
“李老!丁老!我黄智超来看你们了!”
门“吱呀”一声开,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头探出头来,正是李老。他看到黄智超,眼睛一亮:“哎呦!稀客稀客!智超小子,怎么有空跑我这儿来了?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