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帝的新衣(2 / 2)
东太几个总督府,对这次的《章程》十分满意,其实还能继续威逼利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少宗伯说是小事,请陛下开恩宽宥。”冯保告诉了高启愚的态度,高启愚不在乎这点小事,他更看重章程签订,对大明的影响。
高启愚选择了适可而止,无论是压榨东太总督府还是鸿胪寺这三位官吏,都是适可而止,做事做绝,是在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显然,试探,并不是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
大明廷臣们都读过斗争卷,对于斗争的范围,都有各自的理解。
章程签订,是大明开海的新阶段,这中间有多少的波折,其实都不必在意,只要能达到环太商盟的成立,就是胜利。
“就依少宗伯所言。”朱翊钧这才点头说道:“申时行在忙些什么?”
冯保仔细调查之后,才发现,申时行压根就不知道他要办环太商盟这个差事,张居正也从没跟申时行说过。
就是申时行知道,他也不在意,就是高启愚再厉害,功劳再大,首辅位置也是他申时行的。
张居正从首辅的位置离开,陛下为了保证不会发生人亡政息的悲剧,会选择一个张党上台,守护维新的成果,而高启愚被逐出了师门,这场争斗,结果早已经注定。
这种时候,申时行只要办好自己的差事,就能获胜。
申时行忙着身股制的改制,也没有兴趣去拿走属于高启愚的功劳。
环太商盟包括了大明五大市舶司、琉球、鸡笼岛的淡水镇、兴隆庄、吕宋密雁港、马尼拉港、达沃港、旧港总督府的椰海城、元绪群岛赤军山港、金池总督府、智利、秘鲁、墨西哥以及刚刚开辟的金山城。
一份船证就可通航。
这里面缺席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中转港口,倭国的江户城,也就是后世的东京都。
如果加上这个港口,那么环太商盟成员所有的船只通航会更加便利,但没有江户城。
这是大明故意为之。
不把倭国纳入环太商盟,一方面是防备倭国,防止倭国乘着这股东风死灰复燃,防备倭国的极乐教风险外溢,防备倭国的流浪武士形成更多的海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维持小三角贸易的持续稳定。
倭国、南洋、大明这个小三角贸易,对大明真的真的太重要了,这是独属于大明的利益范围,大明自然不可能用这份利益去笼络东太的总督府,就是朝廷大方,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