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永夜尽头的喘息时刻(2 / 2)

咖啡因的苦涩唤醒了她记忆深处的某个画面:三年前在长弓溪谷地下数据中心,她也是这样破译了某份标注"阿萨拉卫队特别预算"的加密文件,那次的代价是左肩胛骨里的7.62毫米弹头。

三百米外的地下手术室里,蜂医刚刚完成对俘虏的股动脉缝合。

这个二十岁出头的阿萨拉士兵在麻醉失效时突然挣扎,腕间尼龙绳编织的手链扫过无影灯,在防辐射帘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给他注射0.5mg芬太尼。"蜂医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入智能医疗助手,AI立即从冷藏箱调出对应药剂。

当生命监护仪恢复平稳的绿光时,他注意到俘虏作战服内衬缝着的家庭照片——背景里那栋顶着卫星天线的土黄色建筑,正是哈夫克集团在廷杜夫修建的"人道主义住房"。

"血压85/50,给他输400cc O型代血浆。"蜂医的指令通过骨传导耳机传递给智能医疗助手,AI立刻从冷藏箱里调出对应血袋。

当他的手术刀划过俘虏溃烂的冻伤创面时,忽然想起日内瓦公约第12条关于战俘医疗待遇的细则,而三小时前这个年轻人还操纵着ZSU-23-4高炮向己方车队倾泻弹药。

威龙盘坐在M-5"神盾"外骨骼的运输箱上,左臂神经接口延伸出的数据线如同赛博格蜈蚣。

视网膜投影界面分屏显示着外骨骼自检报告和苏媛的视频窗口——国防科大指挥自动化专业的天才少女,此刻正在长沙校区的地下靶场加练RZ11N5 加斯特原理速射机枪分解结合。

"你们今天练了CQB室内近战模块吧?"威龙用牙齿撕开能量棒的包装,"注意教官说的三点一线修正口诀,你上次射击考核的散布面……"

"知道啦!你那边怎么有爆炸声?"苏媛突然贴近摄像头,马尾辫扫过麦克风发出细碎的静电噪音。

威龙瞥了眼正在检修主动防御系统的红狼,轻描淡写地切换镜头角度:"炊事班在测试新型野战灶呢。等雨季休整期,我带你去太平街吃口味虾。"

"三点钟方向模拟人质靶出现时,记得切换CQB握持姿势。"他咬着能量棒含糊提醒,眼睛却盯着苏媛身后那面贴满演算纸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