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北京图书馆(2 / 2)

开好条子以后,萧何便出了轧钢厂,往北京图书馆去。

图书馆位于文津街七号,挨着北海公园,其前身是京师图书馆,也是后世的国家图书馆。

馆藏资源历经积累,藏书丰富,涵盖古今中外各类文献,古籍善本众多,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提供坚实支撑。

这个年代主要面向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等,因为技术限制,许多地方不像以前那么完善。

骑着自行车很快就来到图书馆,整个图书馆建筑风格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庄重典雅,与北海公园等周边景致协调。

进去的时候还被阻拦,要求开具单位相关证明才能进去,好在他早有准备。

当萧何拿出单位证明的时候,拦住他的年轻男子看了看说道。

“您好,萧同志,能问下您来图书馆具体做什么吗?

以您的这个身份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他没想到都出具轧钢厂的证明了,还被阻拦询问,于是便找了个理由说道。

“因为我们轧钢有许多机器,每次坏了都得找那些外国专家,这是一笔不菲的钱财。

我们厂的那些七级八级工,许多要么上了年纪,学习书本能力下降,要么不怎么识字。

所以我就像我自己通过学习,为我们厂解决一些问题,也为国家做一份贡献。”

本以为随便找个理由,应该是蒙混不过去的,谁知道还不等那位年轻男子拒绝,一位胡子花白,带着眼镜老者突然插话说道。

“说的好,要是人人都有年轻人你这样的觉悟,何愁我们国家不能兴盛啊。

小于,我看这位同志没有什么问题,放他进去吧,等下给他开个借阅证。”

那位姓于的年轻人立马恭敬说道。

“我知道梁老,萧同志您跟我来。”

萧何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跟着姓于的青年走进了图书馆,还开了借阅证件。

开完证件以后,萧何忍不住问道。

“于同志,刚刚那位老前辈是?”

姓于的青年解释说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位老前辈几乎上每天都来图书馆,而且和馆主也特别熟悉,据说是一位教授。”

萧何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猜想估计又是哪位搞学术的大佬,要不然也不会出言帮助他。

正因为如此,这些专门搞学术大佬,一心沉迷学术,所以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