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2 / 2)

“好,文山,你即刻准备启程。大虎,你挑选两千精锐铁骑,沿途保护文山。李云轩和孙老也会暗中随行,以确保万无一失。”周衍吩咐道。

赵大虎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寂,只剩下周衍和余文山两人。

周衍看着余文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坚定和信任。他知道,此行对于余文山来说,不仅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展示其才华的机会。

“文山,此行你需小心谨慎,切莫轻信他人。朝中局势复杂,你需时刻保持警惕,以免落入他人圈套。”周衍叮嘱道。

余文山点了点头,说道:“王爷放心,文山定会小心行事,不辜负王爷的期望。”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余文山便领命而去,开始准备启程的事宜。而周衍则坐在案前,继续沉思着北凉的未来和大周的局势。

大周621冬,年节的前五天,一身青色儒衫的余文山,带着讨封谏书出北凉,南下京都

明面上随行之人有一身黑甲的赵大虎,与补充完备的两千悍卒

暗地里李云轩,孙老率领的王府护卫中的佼佼者先行

余文山一行人,日夜兼程,穿越茫茫雪原,寒风凛冽,却吹不灭他们心中的热火。沿途,赵大虎率领的铁骑营严阵以待,警惕着一切可能的威胁,而李云轩与孙老则如同幽灵般,暗中窥探,确保行程无虞。

每至一处驿站,余文山都会秘密会见当地有影响力的士绅,以他的辩才和智谋,逐渐争取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谏书的传递,更是北凉未来的希望,是大周稳定的基石。

随着距离京都越来越近,余文山心中的紧张与期待也愈发强烈。他想象着在朝堂之上,面对群臣,他将如何慷慨陈词,为北凉争取那份至关重要的自主权。

终于,大周622年兴德元年正月,余文山一行人悄然抵达京都。他们没有立即进城,而是在城外的一处秘密据点稍作休整,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而此时的京都,表面上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份讨封谏书的动向,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一场关乎北凉未来,甚至大周命运的较量,即将在朝堂之上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