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淘汰(1 / 2)

H70国道的沥青路面在冻雨中泛着幽蓝寒光,近三十万难民在黏稠的雨幕中蠕动。

许多人的衣衫褴褛不堪,破洞与污渍遍布,颜色早已被岁月与苦难磨得黯淡,如今又在冻雨中被淋得湿透,紧紧贴在身上,与钢青色的地平线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路的尽头。

队伍中间的壮年男性们左顾右盼,翕动鼻翼捕捉两侧队伍中低沉的哭声或抱怨声,暗自庆幸自己被分在了队伍中间。

然而,殊不知,这恰恰是军队的精心安排。

军队将他们置于队伍中间,正是为了更方便地进行管理。

这些壮年男性大多是单身,没有家庭的羁绊,是最容易在混乱中产生逃跑念头的人群。

他们被刻意安排在两侧拖家带口的妇女和有家室的男人中间,形成天然的缓冲带。

那些有家庭责任的人,出于对家人的牵挂和保护,会下意识地用身体挡住躁动的单身汉,粗糙的手掌在棉袍下无声地按住企图挣脱的肩膀,无形中约束了这些壮年男性,防止他们轻易做出冲动之举。

被遗弃的车辆早已被开路的装甲车横七竖八地清理到了道路两旁,半开的引擎盖下,冰挂如水晶般垂落,车窗上凝结的冰花,宛如女人的蕾丝,精致而脆弱。

从这些车辆的绿色牌照判断,大多都是新能源汽车,曾经,它们以充电便宜、便捷的特性成为人们出行的宠儿;然而,在这极寒的天气中,它们却暴露出了致命的弱点。

低温环境下,三元锂电池的活性大幅降低,电解液变得像糖浆般粘稠,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明显下滑,续航里程从标称的五百公里缩水到不足百里。

那些曾经光鲜的车标如今蒙着冰霜,像被剥去金箔的勋章,诉说着技术神话的破灭。

道路两旁分布着南方特有的棕榈树,往日里总是高高挺立,枝叶繁茂,为人们遮风挡雨,带来一片片绿荫。

然而此刻,在寒流的肆虐下,它们纷纷折腰,叶片边缘蜷曲成焦黑色,像是被火焰灼烧过一般,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冻雨裹挟的冰层将它们塑造成脆弱的玻璃雕塑,一阵寒风拂过,似乎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细微的脆响,随时都可能崩塌,化为一地的冰渣。

“没想到我这个狗东西有一天也能当上兵?”张涵数着自己起伏的胸腔,止痛药带来的虚假暖意正在消散。

“这兵员的构成可真是复杂呀,吃奶的小孩儿都拉上前线了。”张涵扭头看见左侧有个妇人把婴儿整个埋进自己怀里,乳白色的羊水渍在浸透的棉袍上洇开最后的暖色。

可孩子已经僵硬得像块冻豆腐,连抽泣都凝成了冰晶,只有母亲的喉结还在随着吞咽起伏,试图用唾液为孩子建造最后的温室,她皲裂的嘴唇反复嚅动,像是在默念着谁也听不见的摇篮曲。

“保持匀速前进,不要掉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