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校尉博元(1 / 2)

再说草庐之内,那程之山直到那校尉抱剑出门,方从刚才军令肃杀中回魂醒转来,惶惶道:

“素闻正平先生治军有方,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倒是提及父辈,那宋粲便赶紧抱拳与那之山郎中,道:

“小侄惭愧,让世叔见笑。”那郎中却摆手叫了一声“诶”,接道:

“兵书有云:观军威者,见观属下。看这校尉着实有些手段。”

闻听那郎中提及本部的校尉,那宋粲笑道:

“说起这本部校尉,却是我家生的。”程之山听罢一愣,便挑眉问道:

“即为奴,如何有得官职?”那宋粲扶了那郎中且走且侃侃而谈:

“其父原为武家官宦之后,祖上也曾从龙开国,官至一路节度。却因祖父贪墨枉法获罪问了一个弃市,其父虽得一个活命,便也是被充了奴籍,配人为奴。却因不堪劳苦,染了肺痨。然,其家主不仁而弃之不顾,遂病卧汴京街头奄奄待毙。家父乃医者,不忍其暴毙于路便施手与他救治。其父感这活命之恩便与我家为奴……”

那之山郎中且“哦”了一声,倒是满眼的钦佩。随口叹道:

“知其险而为之,大善也。”

咦?倒是怎的一个“知其险而为之,大善也”。

只因在宋,这奴籍之人生死且不在命,然在其主。说白了也就跟现在的小猫小狗一般。不过,也不能这样说,只能说还不如那猪狗。即便是病是饿,或逐或弃,也便是那主家的一句话来。

即便是主家发狠,寻了点错处将那奴籍之人活活打杀了,也是一个衙门无问,报上属衙消了户籍。顶天了也就是搭上丧葬费。

这草菅人命就没人管吗?这也是一条人命啊!倒是毫无怜悯之心?

且是《增广贤文》中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觉他可怜,且不晓得这充作奴籍之人便是那贪官污吏犯法之人的亲眷。且是以此警示了那些个犯罪的官员,小手勿伸。倘若伸手,那法度降下,惩罚的且不是你一人。倒是连累了子女亲眷、三族,年轻的送去教坊,年老者与人为奴为婢,这还是运气好,有人愿意买。没人要的直接就送去边寨浣衣局,尝尽人间百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