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天青之惑(2 / 2)

“火色,气氛无差也?倒是较之以前更好……怎的就……”

海岚听他唠叨的也是个没谱,索性便不理他,继续赌气般的喝茶。

然思忖了一番忽然抬头目光呆呆了问:

“可曾有过无纹?”那老窑工听了海岚问来,便思忖了道:

“老东家烧过一次,然只那一次……程郎中也有过几番……”说罢,且是摇头一叹。

此话让那海岚瞠目,倒是听他话中的“一次”“几番”之语便是个绝望。却又见那窑工道:

“入窑为一色,出窑则万变。釉料浓淡不同姑且不说。便是一炉同窑,只这瓷在窑中位置不同,其色也不尽相同……”

老窑工见了那海岚的脸色不爽,便又道:

“汝瓷成器,也有众多瓜葛牵扯,这拉胎、制培、干燥、施釉,均易龟裂。更有烧制,千变只在瞬息,万化不得其踪……此乃天成而非人力。天青贡则釉料繁杂,玛瑙入釉,便更不可控也。”

一番的话语着实的让那海岚目光又是一阵呆滞,心道:听说过这汝窑烧造难,且不知其中牵扯如此之多。听罢也是个汗颜。

于是乎两人又进入一个沉默,只听的那炉火呼呼。

说这老窑工是何人?

提起此人来,便是与前几日窑主灭门之事有些个关联。

此人本姓姓刘,名安平,家中兄弟二人,其弟名为安禄。

这刘家原本也是个殷实的人家,却因一场舟船反覆,使得这兄弟俩幼年丧父。然,其母哀思过重,不过半年便是一个撒手人寰。

此时,这两兄弟大的不过七岁,小的四岁有余。饶是个无依无靠。有道是:麻绳总在细处断,老天专杀独根的苗。其族人见两兄弟考妣皆亡便是一个见利忘义,于是乎,叔伯伙同了姑嫂分这兄弟的家产,吃了他俩的绝户去。

倒是没丧尽天良,把事情做绝。将那尚且年幼的兄弟二人一个舍与城中医馆做得学徒,一个被卖与那被灭门的窑主王家做得奴仆,那刘安平便被改了姓作王安平。

那姓王的窑主亦是个几代窑炉的行家,与这汝州城内也算得是个魁首。崇宁初年竟被他烧出一个“天青无纹”的葵花盏来。此举被这汝州瓷业者视为天人也。

这王安平亦是鞍前马后的伺候了那主家两代的家主。又得一个为人勤谨,大小事体处理得当,经常的资助自家那医馆学徒的兄弟。

这与主家忠,与兄弟厚的人品颇得那王姓老窑主的赏识,便许他娶妻生子,外放了薄田于他们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