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明入地中(2 / 2)
此番殿上再无臣工多言,独剩吕维之语声彻文德。
供词宣读完毕,那官家随即下了词头,命:宣那童贯回朝,皇城司主审此案,御史台,兵部三堂会审。
词头下,便见那中书舍人天觉老官沉吟了一声,
却不见他言语,只是将手指在那耳洞中猛掏了一番,遂弹指于地。
此谓“言污我耳”,乃君前大不敬也。众臣工见罢诧然。
却又见得那中书舍人离了坐席,也不行礼也不出声,双手交叉于体前,倒提了那笏板着实的将那座上的官家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这才缓缓道:
“臣,请封还词头……”
这一句不耐烦的连的一个“伏”字都没有了。其声虽不大,且让那殿上众人一片交头接耳的哗然。
那吕维刚想出言,然那手刚刚拱起,却被那商英相冷冷的眼光逼回。殿上寂静的亦是一个丢针可闻。与这死寂中,听得那天觉相道:
“臣,老迈昏庸,实不敢再居高位而素餐也,恳请致仕。”
意思就是我老了,想退休了,你们胡闹吧,跟一帮傻子玩太累,我老人家不伺候了。说罢便跪下,便横放了笏板自摘冠服并鱼袋置笏板之上。
朝堂众人瞠目之后,又是一番哗然。
于那交头接耳之中,却见那张商英也不等上面的官家说话,便自顾的站起掸了掸身上的袍襟转身出殿。
此乃“地污我衣”也。又是个大不敬!
臣工下朝需等那官家先行。如有需先退,也是得了圣命先后施礼然退三步才可转身出殿。这老官可好,直接站起来扭头就走啊,可见这官是真真的一刻也不想做了。
有人问了,这不是撂挑子吗?不道德啊?
也不能说不道德,“供职领差”在这儒家思想里皆为非道德行为。
因为有职差便是有银饷,此谓职务行为,跟自己的道德无关。属于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养家糊口而为之。
根据儒家学说的定义,但凡有利益诉求的行为皆为非道德,也就说,只要是收了钱的,都跟道德不沾边。
一旦是收钱要他做的事超出了自己的道德底线,皆从于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