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七十二首·其六十九》李白(1 / 2)
《古风·其六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赏析
描绘壮阔而萧索的景象
-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诗人登上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天地辽阔无边。秋霜覆盖万物,秋风在广袤的荒野上呼啸,带来阵阵寒意。开篇营造出一种宏大、开阔却又透着萧瑟、凄凉的氛围,“漫漫”突出天地的广袤,“霜”“寒”等字词渲染出秋景的肃杀,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感慨世事无常与荣华易逝
-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 ,浮云无定端。”荣华如同东去的流水,一去不复返,世间万事如同波澜起伏,变幻不定。太阳被遮蔽了光辉,浮云漂浮不定。诗人以流水比喻荣华的消逝,用波澜象征世事的无常,“白日”被掩、“浮云”无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变化无常之感,表达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沉喟叹。
批判社会贤愚倒置
-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本应是凤凰栖息的梧桐树,如今却被燕雀占据巢穴;而本是低矮多刺、不适宜栖息的枳棘,却成了鸳鸯、鸾鸟的安身之处。这里运用比喻,以燕雀、鸳鸾分别指代无才之人与贤能之士,形象地批判了社会上贤愚倒置的现象,表达出诗人对这种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愤懑与无奈。
表达归隐与感慨行路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