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杜甫(2 / 2)
- 香烟:指宫殿中燃香的烟气。早朝时宫殿中会燃香,官员们在朝罢离开时,衣袖间沾染了香烟的气味。此句描绘出宫廷生活的独特韵味,暗示官员们参与早朝这一庄重仪式后的感受,也从侧面反映出宫廷的奢华与讲究。
诗成珠玉在挥毫
- 诗成:指贾至创作完成《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这首诗。
- 珠玉:比喻美好的诗文。这里夸赞贾至的诗如珠玉般珍贵美妙,称赞他才华横溢,一挥毫便能写出优秀的诗篇,同时也点明了此次唱和的缘由。
欲知世掌丝纶美
- 世掌丝纶:丝纶,指皇帝的诏书。贾至的父亲贾曾在唐玄宗时为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令,贾至此时也任中书舍人,父子都曾掌管皇帝诏令的起草,所以说“世掌丝纶”,这是一种家族荣耀。此句意在说明贾氏家族在为皇帝起草诏令方面的传承与美誉。
池上于今有凤毛
- 池上:指凤凰池,在唐朝时是中书省的所在地,中书舍人就在此办公。
- 凤毛:原指凤凰的羽毛,这里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事物,称赞贾至有其父的风采才华,如同凤凰池上又出现了珍贵的凤毛,延续了家族的荣耀。
赏析
描绘早朝氛围:首联“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通过“五夜漏声”点明时间是清晨,以漏声“催晓箭”营造出时间紧迫、早朝即将开始的氛围。“九重春色醉仙桃”描绘皇宫内春色浓郁,仙桃仿佛沉醉其中,渲染出宫廷的庄重华丽与春日的蓬勃生机。
刻画早朝场景:颔联“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写在暖阳照耀下,旌旗上龙蛇图案随风舞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旌旗的动态之美;微风轻拂宫殿,燕雀在高空飞翔,从侧面烘托出宫殿的宏伟高大,整个场景显得宏大而庄严。
体现朝罢余韵与诗人才情:颈联“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写早朝结束后,官员衣袖间还带着宫殿中的香烟气息,表现出宫廷生活的独特韵味。同时,以“诗成珠玉”夸赞贾至诗歌才华,说其写诗如同挥洒珠玉般美妙,也暗示了此次唱和活动。
赞美贾氏家族与呼应主题:尾联“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世掌丝纶”指贾氏父子都为皇帝起草诏令,“凤毛”称赞贾至有父亲的风采才华,延续家族的荣耀,既赞美了贾至,又紧扣和诗主题,表达对贾氏家族及贾至的推崇。
诗歌主旨
此诗通过描绘早朝时宫廷的壮丽场景,展现了大唐早朝的威严与庄重,同时借和诗的形式,对贾至的才华及贾氏家族“世掌丝纶”的荣耀进行赞美,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诗人对大唐中兴的期待以及对朝廷有序运转的歌颂。整首诗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体现了杜甫律诗的高超艺术水平。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的背景如下:
- 时代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局势动荡不安,而此时长安刚刚收复 。大唐朝廷在历经战乱重创后,努力恢复往日的秩序与威严,早朝等宫廷仪式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也随之重新恢复。这种特殊的历史节点,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大的时代背景,诗人们通过诗歌记录、歌颂宫廷早朝这一象征着大唐复兴的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