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光谷的专利地雷阵II(2 / 2)

张铁柱适时亮出准备好的新闻通稿,《科技日报》头版标题触目惊心:《深企巨头专利抄袭,民族创新遭遇寒流》。配图是华为交换机与扬帆专利文件的对比图,关键部分用红圈标得密密麻麻。

任正非的拳头在桌下攥紧,指甲陷进掌心的疼痛让他保持清醒。窗外,鹅毛大雪覆盖了华为武汉分公司的招牌,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埋葬。

第三节:教科书外的血腥规则

深夜11点,东湖宾馆雪松厅。

谢一扬用任正非刚签的支票点燃雪茄,火苗吞噬着“人民币壹仟万元整”的字样。灰烬飘落在《专利交叉授权协议》上,这份文件将华为锁死在武汉市场之外三年。

“老板,工商局刚发来华为设备的放行通知。”张铁柱的机械臂接入保密线路,全息屏显示着深圳华为总部的紧急会议画面,“但他们启动了‘备胎计划’。”

画面里,任正非正对研发团队下达指令:“集中攻关绕过所有扬帆专利,三个月内必须拿出新方案!”

谢一扬吐出烟圈,烟雾在空气中扭曲成专利符号的形状。他拨通武汉大学林教授的电话:“把去年偷拍的华为实验室照片发给美国高通,标题就用……《中国企业的技术剽窃证据》。”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那是谢一扬安插在华为的保洁员偷拍的电路图。这些图纸今晚就会出现在《华尔街日报》记者的邮箱里,配文将是“中国制造的原罪”。

尾声

次日清晨,《长江日报》头版刊登着《我市企业打赢专利保卫战》的喜讯。报纸被环卫工扫进垃圾车时,华为的律师团正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外淋着冻雨。

而谢一扬站在扬帆大厦顶层,俯瞰着光谷广场上硕大的“自主创新”标语。他脚下抽屉里,三百份专利证书正压着一本翻烂的《程控交换机原理》——1990年版,定价9.8元。

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扫过书架,那里还整齐码放着《光纤通信基础》《半导体物理》等教材,每本都被标注了“可申请专利”的章节。

窗外,新一轮暴风雪正在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