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国企改制的最后一滴血III(2 / 2)

“《长江日报》会做专题报道。“谢一扬微笑着打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是实时传输的拆迁画面,“新时代的阵痛——论淘汰落后产能的必要性,标题您觉得怎么样?“

市长盯着屏幕上被肢解的德国生产线,突然想起自己书房里那套《资本论》。他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已经换上公事公办的表情:“市委宣传部会配合宣传。“

正午十二点,锅炉厂正门。

三千工人把厂区围得水泄不通。人群最前方,二十名老工人脱掉上衣露出伤痕累累的后背——那是三十年锅炉检修留下的烫伤,像勋章一样爬满古铜色的皮肤。

“谢一扬!滚出来!“声浪震得梧桐树簌簌发抖。

张铁柱带着五十名保安组成人墙,防暴盾牌上“扬帆集团“四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按下耳麦:“老板,铁路局那边...“

“安排好了。“谢一扬的声音混着直升机螺旋桨的噪音,“让王志强去应付。“

厂区高音喇叭突然响起王志强油腻的声音:“工友们!改制是党中央的决策!扬帆集团承诺每人发放两万元安置费...“

一个扳手从人群中飞出,精准砸中喇叭。王志强捂着流血的额头躲进办公室,窗外传来震耳欲聋的怒吼:“两万块买我们三十年工龄?“

人群突然骚动起来。不知谁喊了声“去铁路!“,黑压压的队伍立刻调转方向,像受伤的巨龙般扑向三公里外的京广铁路线。

下午两点十五分,武昌站调度室。

值班站长抓着头发看监控屏幕:三百多名老工人静坐在铁轨上,远处K37次特快列车正以120公里时速驶来。他颤抖的手刚摸到紧急制动按钮,电话突然响起。

“我是周明远。“电话里的声音让站长僵在原地,“铁道部命令,任何情况不得影响京广线正点运行。“

“可、可是...“

“备用方案已经启动。“

站长转头看向监控屏幕,瞳孔骤然收缩——铁轨两侧不知何时出现了十几台摄像机,记者们正对着静坐工人疯狂拍照。更可怕的是,人群里混着不少穿文化衫的年轻人,他们手里的横幅上赫然写着“坚决拥护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