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武钢的账本魔术III(2 / 2)
“准备一份'奖学金'申请材料,用牛津基金会的名义。“谢一扬整了整阿玛尼西装的领口,“再联系伦敦那边的房产中介,在切尔西物色一套公寓。“
走出仓库时,早春的阳光刺得谢一扬眯起眼。厂区里工人们正忙着粉刷外墙,几台崭新的设备被摆放在显眼位置——虽然从未投入使用,但足以在检查时营造“技术升级“的假象。这是中国特色的应付检查:领导看到的是精心准备的“盆景“,真实的生产状况则藏在幕后。
“老板,有新情况。“张铁柱突然压低声音,“刚收到周明远消息,检查组临时增加了两名成员,都是总装备部派来的军工专家。“
谢一扬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总装备部——这意味着今天的检查不再只是走形式的例行公事,而是带有军工订单背景的实质性核查。T80坦克的国产化项目确实使用了武钢提供的“特种钢“,如果穿帮...
“通知太原钢厂,再发200吨真货过来,走军用专列。“谢一扬的声音依然平静,“让3号仓库的'演员'准备好,检查组一到就启动热处理设备。“
张铁柱的机械眼快速闪烁:“成本增加120万。“
“值得投资。“谢一扬望向厂区大门的方向,“告诉王厂长,今天过后,他明年可以去法兰克福当总代表。“
当黑色奥迪车队驶入厂区时,谢一扬已经站在主办公楼前,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为首的郑国栋五十出头,头发花白,一副学者派头,但眼神中的精明出卖了他。
“谢董事长,久仰。“郑国栋的握手有力而短暂,“这位是总装备部的马工和赵工,专门来看T80项目的材料。“
两位军方专家面无表情地点头,眼神锐利如鹰。谢一扬注意到马工的视线已经越过他,直接扫向远处的仓库区——职业习惯,这种人最难对付。
参观按计划进行。轧钢车间的设备全速运转,火花四溅中,工人们操作着其实空转的轧机;质检室里,穿着白大褂的“工程师“们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伪造数据频频点头;3号仓库里,刚从太原运来的特种钢在热处理炉中“恰好“完成了一道关键工序,热气腾腾的场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贵厂的生产管理水平令人印象深刻。“郑国栋在会议室里翻看着谢一扬准备的资料,“特别是质量控制体系,完全达到国际标准。“
谢一扬微笑:“这都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结果。去年我们获得特种钢补贴后,投入2000万引进了德国光谱分析仪。“他指向窗外一栋崭新的厂房——那里除了一台租来的样机外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