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世界的一角(2 / 2)

这可了不得,每一个有名有号的古代帝王陵墓,都是一座史诗般的发现。

一旦发掘成功,华国的历史无疑能再次被画上浓重的一笔,

本次发现,一经上报,便立即惊动整个考古界,身处各地工作的考古工作者,除有要务在身者,皆奔赴满城而来。

孙教授也在其中,自然,何雨弦他们也一同跟着来了。

此次考古发掘非同小可,抵达满城后,孙教授特意给何雨弦他们申请了专业考古工具,小铲子、小刷子。

然后便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发掘工作。

而直到此时何雨弦才真正意识到,考古工作的严谨程度超乎想象。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大大的山里挖呀挖呀挖,一毫一毫的挖。

套句外行人的话,就是磨洋工。

当然,这个词何雨弦他们不喜欢听。

怎么能说是在磨洋工呢,这是在用有限的时间,发掘无限的可能。

沉寂在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东扎百年、千年,他们只需要用少少的时间便能将其发掘出来。

与千年做比较,他们这一天、一个月、一年又算得了什么?

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

严谨、严谨、再严谨。

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损坏了埋藏千年的秘密。

以至于前后挖了大半年,才堪堪把陵园的外围清理出来。

但完完本本的让靖王再现人间,照这个速度下去,没个两年半想都别想。

而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65年入冬。

也就是说,奋斗在考古第一线的何雨弦他们,完完全全的错过了毕业时间,如今仍是以一个大四学生的身份参与工作。

这要换平时也就罢了,慢慢挖呗。在哪儿挖不是挖。

可熟悉历史走向的何雨弦深知,如果今年他们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搞不好这辈子也拿不到了。

必须使点非常规手段了。

当天夜里何雨弦便通过小世界的收取功能,找了一处僻静之地,眼前的所有山石、泥土,顷刻间消失不见,一路横推到了主墓室外墙。

里面的东西,何雨弦分文未动,原路退了回去。

他是来做好人好事的,不是来盗墓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直到第三天,人们才意外发现这个天然盗洞。

“不好!有盗墓贼!”

主管本次考古项目的郭若沫教授,第一时间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

大队的解放军同志奔赴满城,将整个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

众所周知,深埋地底的文物古献或许可以历经千年而不朽,但一旦接触到空气后,经过氧化作用,可能顷刻间化为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