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81(2 / 2)
沈墨的血液瞬间凝固。这种齿轮他在广州见过,是西洋自鸣钟的核心部件。更可怕的是,去年宁波卫就曾破获一起案件,倭寇用改装的自鸣钟制作引爆机关,险些炸毁军火库。
"赵把总,这艘船最近可曾进过船坞?"
赵德海眼神闪烁:"没...没有啊,一直停在这儿。"他忽然压低声音,"沈经理,有些事睁只眼闭只眼对大家都好。指挥使大人最讨厌别人多管闲事。"
沈墨没有答话。他望向海面,朝阳下波光粼粼,却仿佛映出戚继光手稿上那些被撕毁的残页。六十年前,登州水师还能精准预判倭寇进攻;六十年后,战船的龙骨里却埋着来自澳门的定时炸弹。
回到值房,沈墨再次展开戚继光手稿。在微弱的光线下,他发现边缘处还有一行几乎被磨灭的批注:"万历二十三年,倭寇火船夜袭,赖此法预判,全歼于蓬莱角。然潮汐表推算已生谬误,疑与万历十三年大地震致海底地形变动有关..."
沈墨猛然站起,撞翻了茶杯。万历十三年那场大地震,曾改变登州沿岸的海底地形。如果潮汐规律因此改变,而水师还在使用旧法...他想起昨日在码头听到的传闻:有渔民在蓬莱角附近见到不明船只,桅杆上挂着破旧的"八幡大菩萨"旗。
窗外,海风渐强,乌云从海平线滚滚而来。沈墨感到一股寒意爬上脊背——戚继光的幽灵正在这片腐败的海防体系中游荡,而他可能是唯一能听见那警告的人。
2. 白牌密码战
蓬莱阁的月光通信
夜风掠过蓬莱阁的飞檐,沈墨站在最高处的观海亭,手中握着一块泛着冷光的金属牌——白牌。
这是戚家军遗留的锡镍合金镜,表面打磨如银,能在月光下反射出极远的信号。沈墨将它对准渤海对岸,耐心等待。
片刻后,远处的海平线上,一点微弱的闪光刺破黑暗,节奏分明地闪烁了三长两短。
沈墨嘴角微扬,迅速调整白牌角度,以同样的节奏回应。
《兵钤》金鼓谱——这是戚继光当年训练水师时使用的信号体系,长闪为"鼓",短闪为"金",组合起来便是军令。但今夜的对答中,沈墨却故意在第三组信号里多闪了一次——这是柳如是《湖上草》的韵脚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