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87(1 / 2)
3. 技术对抗
(一)、崩裂的铠甲
一、寒夜惊变
万历六年腊月初八,居庸关外风雪怒号。
赵把总踩着三尺深的积雪巡哨,铁甲外裹着的老羊皮袄早已冻成冰壳。他呵出的白气在须眉上结出霜花,每走一步,靴底都传来令人牙酸的"咯吱"声。
"这鬼天气..."他骂了半句突然噤声。前方箭楼阴影里,新调来的小兵王栓子正靠着墙垛打盹,肩头山文甲的护心镜上积了层薄雪。赵把总皱眉抽出马鞭,却在鞭梢将将触及甲胄的刹那,听见一声细微的"咔"响。
"大人别动!"王栓子猛地睁眼,瞳孔里映出护心镜上蛛网般的裂纹。少年兵卒的惊叫还含在喉咙里,整副铠甲突然发出琴弦崩断般的锐响。甲片如受惊的鱼群般炸开,在月光下划出无数道银亮弧线。
赵把总踉跄后退,后颈突然刺痛。他摸到一片嵌进皮肉的甲叶,指尖传来诡异的温热感。火把凑近时,沾血的铁片竟折射出妖异的蓝光,像极了元宵节时番商贩卖的波斯琉璃。
"第七副了..."老军需官不知何时出现在垛口,黢黑的手指捻起一片甲叶,"鱼鳞状剥落,水淬过头了。"他忽然将甲片往箭垛上重重一磕,金石交击声中竟迸出几点火星,"听听这声!隆庆年的甲可没这么脆。"
五更梆子响时,赵把总在塘报上重重按下关防。火漆封印旁,他用张居正新颁的密码本添了四个小字——"冬霜折竹"。信使出发前,总兵大人的私信先一步塞进了鸽笼,信笺边角隐约露出"三月以来第七起"的墨痕。
二、淬火迷局
1. 严承影的实验室(明代CSI现场)
严承影的工坊设在军器局最深处,四壁挂满《天工开物》的锻铁图谱,墙角堆着各色矿石,铜炉里炭火昼夜不熄。
他取三枚甲片,按古法施行"三淬三浴"——
- 第一淬:烧至橙红,浸绍兴黄酒,甲片"嗤"地腾起白雾,酒香混着铁腥弥漫;
- 第二淬:回炉后入雪水,水面竟浮起一层硫磺色的油花;
- 第三淬:再烧至白炽,猛插入冰盐水,甲片"铮"地裂成两半。
"果然..."严承影用西洋放大镜观察断面,酒淬甲片在-10℃下浮现出细密的"蟹爪纹"——这是铁料含硫过高、晶粒脆化的铁证。他蘸墨拓下纹路,忽然指尖一颤:裂纹走向竟与蒙古弯刀的锻纹有七分相似。
窗外更夫敲过三更,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军器造法》手稿上,那页正记载着:"凡甲胄开裂,非匠即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