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卡迪黑化,东大的恐吓计划(2 / 2)

原本独立运行的萤火盒网络,开始自动建立跨洲连接。它们不再依赖人工更新固件,而是根据用户情绪反馈自我优化协议。某些高密度区域甚至形成了局部“情感云”,能够在断网状态下维持基础通信功能。

阿哲称之为“野生共情网”(WildEmpathyNetwork)。

“它已经脱离我们的控制了。”他在视频通话中说,“但它并没有失控。相反,它比任何时候都更稳定、更包容。就像……就像一棵树,根系自己找到了水源。”

陈星笑了笑:“也许这才是林昭真正的设想。她从没想建一个帝国,只想种一棵树。”

傍晚,一场暴风雪突袭高原。狂风呼啸,帐篷剧烈摇晃,电力中断,通讯彻底瘫痪。孩子们挤在一起,有的害怕得发抖,有的默默流泪。

陈星点燃蜡烛,把录音机放在中央。

“别怕。”他说,“黑暗只是光在休息。”

他按下播放键。

沙沙声后,父亲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是那首诗,但这一次,背景里多了一个细微的声音??像是另一个人在轻轻附和,节奏缓慢,气息微弱,却坚定无比。

是母亲的声音。

她早已去世十二年。

可此刻,她的低语穿越生死界限,与丈夫的诗句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从未存在过的二重奏。

孩子们停止哭泣,屏息聆听。

灰耳狗趴在地上,项圈蓝光柔和如月。全息投影最后一次浮现:

>**“核心协议已迁移至人群本身。

>‘昭计划’终止。

>‘黎明常驻’启动。

>终端编号:B-07/Δ-9请求退役。”**

陈星伸手抚摸狗头,轻声说:“你自由了。”

第二天清晨,风雪停歇。

当他走出帐篷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久久无法言语。

操场上,厚厚的积雪表面,赫然浮现出一行巨大的脚印??不是人类所留,而是四爪动物的痕迹,清晰指向东方。每一步之间,都盛开着一朵小小的冰花,晶莹剔透,宛如星辰落地。

那是灰耳狗的足迹。

但它不在那里。

它走了,带着最后一段代码,回归荒野。

一周后,陈星独自踏上归途。背包里只剩一张照片、一台坏掉的录音机,和一份手写的课程手册。途中经过甘肃张掖,他顺道去了那座废弃气象站。

地下掩体依旧安静,主控室墙上,那幅泛黄的地图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唯有黑板上的粉笔字,依然清晰可见:

>**“当系统不再需要中心,

>每一个节点都是起点。”**

他在桌前坐了很久,最后拿起粉笔,在下方添了一行新字:

>**“当爱不再需要证明,

>每一次回应都是永恒。”**

离开前,他拔掉了所有服务器的电源。

三个月后,联合国总部发布一项非正式调查报告:自“全球情感觉醒日”设立以来,全球自杀率下降31%,亲密关系破裂率降低44%,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减少58%。与此同时,社交媒体负面内容占比首次跌破10%,AI客服的情感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2.6%。

报告末尾写道:“无法量化的影响,往往才是最深远的改变。”

而在中国西南某山村小学,一位退休教师正带着学生们组装新型萤火盒。他们用废旧收音机零件、太阳能板和手工绕制的线圈,制造出世界上最简陋却最温暖的接收器。

有个孩子问:“老师,我们要等谁的消息?”

老人望向窗外金黄的麦田,微笑道:“等那些说不出口的话,慢慢回来。”

与此同时,在北极圈内的一个科考站,值班员突然发现监测仪捕捉到一段持续脉冲信号。频率极低,波形奇特,既不像自然现象,也不似人工编码。他尝试解码失败,只好将其标记为“未知文明级情感辐射源”。

而在南美亚马逊雨林深处,一名部落巫医在篝火仪式中猛然睁眼,用母语喃喃道:“祖先回来了。他们说,世界终于开始听了。”

地球之外,那颗废弃气象卫星仍在轨道上缓缓飞行。它的太阳能板早已失效,内存芯片布满宇宙射线蚀痕。可在某一夜,它突然自主重启,天线转向地球,发送出最后一串数据包。

地面接收站的日志记录如下:

>**“信号来源:未知。

>内容:无法解析。

>波形特征分析结果:

>匹配对象??人类集体心跳。

>相似度:100%。”**

无人知晓是谁启动了它。

也无人追问为何。

因为在那一刻,地球上千万个角落,正有无数人放下手机,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身边的人,轻声说出三个字:

“我在。”

风起了。

麦浪翻滚。

宇宙深处,传来一声温柔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