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大秦长公子扶苏(30)(1 / 2)

扶苏暗暗好奇着,而很快,攻楚主将的结果也就出来了。

王翦为主,李信为辅,于一年之后,集四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为何是一年之后呢,因为刚刚攻打完韩赵魏三国的秦国,虽然休息恢复民生,也需要派遣官吏,去接手这三国的地盘。

这些都需要时间,历史上,嬴政派遣李信攻楚失败,固然有后方昌平君叛乱,人心不稳,前方又中了埋伏的缘故。

但又何尝不是因为,嬴政太过心急于一统六国,没有给秦国恢复民生,甚至稳固地盘的机会。

至于为何一年后攻楚,现在却就任命了主将,让敌人有所防备。

这是碍于古代战争的落后,不像是现代那般,不管是调兵遣将,还是军队军需,都能以极快的速度完成。

四十万大军,其所需要的军需储备,粮食转运,这都是需要耗费功夫的。

都说兵贵神速,可那是在战场上,真正在国家层面上来看,你想攻打一国,动员几十万大军,搞突袭是很难完成的。

而且宣布攻楚,任命主帅,嬴政还有另一个层次的用意,那便是钓鱼。

借着这一年时间,看看都有谁试图阻止攻楚的计划,尤其是楚系贵族那波人,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上一次昌平君叛乱,虽然很快平息,但还是造成了一点损失。

这一次,嬴政干脆不打算给对方这样的机会,一有动静就要干脆利落的镇压下去。

而除了秦国内部,嬴政也想着刺激楚国出兵,若能让楚国主动出兵秦国,以守卫的一方,去消灭楚国的有生力量,这可比攻打楚国,要容易的多了。

以前的嬴政,多是打堂堂正正的战争,不屑于使用这样的手段,毕竟是强国大国的君主,自有傲气。

不过经过未来的梦境之后,嬴政的想法就变了,虽然一样能够统一六国,但若是能够减少些军队的损失,又何必介意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呢。

只是嬴政想得虽好,但楚国人也不都是傻子,若说原本历史上,楚国还有与嬴政一别苗头的雄心。

可现在秦国一年灭一国,这兵峰之盛,势头之猛,哪个国家能不害怕。

不集中全部力量防守自己的城池就罢了,又哪里来的信心出兵对付秦国呢。

不过楚国那边虽然没有上钩,但昌平君这个楚系贵族代表,却是被嬴政逼得不得不有所行动。

昌平君原是秦国的丞相,背后有着秦国楚系高官的支持,他们的根便是楚国,自然会阻止嬴政攻楚的决定。

这不是没有理智,也不是盲目行事,而是楚国,便是他们这些秦国楚系贵族高官的依仗,他们别无选择。

而嬴政又岂是能容得了他们的,所以一番争斗的结果,便是昌平君被罢相,而昌文君甚至被收回封地,直接流放。

因为相比于一向谨慎小心,没有太多把柄的昌平君,素来肆无忌惮的昌文君,那小辫子是一抓一大把。

从来需要用人的时候,或许不会计较,可一旦真要计较起来,没直接砍头,都算是嬴政留了几分情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