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45(1 / 1)
2对马海峡
深海惊现
“声呐探测到异常金属反应!”潜水舱内,林砚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速敲击,全息投影里,对马海峡千米深处的海底地形图正不断刷新。身旁的助理苏蔓倒抽一口冷气,指着屏幕上那个诡异的几何轮廓:“这形状……像是某种古代机械装置?”
三个月前,林砚接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里是张模糊的海底扫描图,标注着“汞泵残骸”的字样。作为研究古代科技文明的冷门学者,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理论会在对马海峡的暗流中得到印证。此刻,潜水舱缓缓下沉,透过观测窗,锈蚀的金属结构正刺破幽蓝的海水,表面附着的深海生物如同诡异的图腾。
“准备机械臂。”林砚咽了咽唾沫,喉结在防压服领口上下滚动。他调出随身终端里的古籍记载,泛黄的帛书上用朱砂画着类似的螺旋纹路——那是《海错图补遗》中记载的“龙伯之械”,据说能操控百川之水。而此刻海底的金属残骸,其精密程度远超任何已知的古代文明造物。
当机械臂触碰到金属表面的瞬间,潜水舱突然剧烈震颤。苏蔓抓住操作台边缘,脸色煞白:“是海底地震?”林砚盯着监测数据,冷汗浸透了后背:“不,是共振频率……这东西正在吸收声呐波!”话音未落,舷窗外的海水骤然翻涌,无数发光浮游生物组成诡异的光带,缠绕在金属残骸表面,像是某种古老仪式的帷幕。
“快看!”苏蔓突然指向残骸中央。那里裂开一道缝隙,漆黑的洞口正向外渗出银色液体,在深海压力下凝成一颗颗悬浮的汞珠。林砚的瞳孔猛地收缩——邮件里的“汞泵”绝非空穴来风。他迅速启动样本采集程序,机械臂缓缓探入洞口,却在即将接触汞珠的刹那,被一道无形的力场弹开。
“这是能量护盾?”林砚调出电磁频谱分析仪,数据疯狂跳动。古代文明怎么可能掌握如此先进的能量技术?他突然想起邮件末尾的警告:“勿动汞泵,深海有眼。”但好奇心与学术使命感早已占据上风,他切换到手动模式,准备强行突破。
就在这时,潜水舱的通讯系统突然响起刺耳的杂音,一个扭曲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来:“亵渎者……归还……”苏蔓吓得后退半步,撞翻了一旁的工具架。林砚却死死盯着全息投影,那些原本静止的金属结构正在缓慢重组,拼凑出类似眼睛的图案。
“撤退!立刻!”林砚猛地拉动紧急上浮拉杆。但为时已晚,海底传来沉闷的轰鸣,金属残骸迸发出刺目的蓝光,海水瞬间沸腾。潜水舱被无形的力量攥住,在漩涡中剧烈旋转。苏蔓的尖叫混着警报声在舱内回荡,林砚却在混乱中瞥见舷窗外的惊人一幕——无数银色汞珠组成巨大的人脸,正透过深海凝视着他们。
当潜水舱终于浮出水面时,林砚的随身终端自动弹出一条新邮件。发件人依旧匿名,只有简短的一行字:“第二次警告。”他颤抖着点开附件,是一段实时监控画面——他们刚刚逃离的海域,海面正诡异地隆起,仿佛有什么巨大的东西正在苏醒。
“准备下潜。”林砚扣紧防护服,将水下摄像机别在腰间。经过三天的设备调试,他们终于得到了再次深入残骸的许可。海面漂浮的科考船不断传来警告声,电子屏上的地磁指数正以诡异的频率波动,但这些都无法阻挡林砚眼中燃烧的求知欲。苏蔓往氧气管里注入镇定剂,她知道这位偏执的教授一旦认定目标,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当特制机械臂切开残骸顶部的合金外壳时,一股浓重的汞腥味扑面而来。林砚打开头灯,光束刺破黑暗,锈迹斑斑的管道如同巨大生物的血管般纵横交错。他的呼吸在面罩里变得急促——眼前的结构布局,竟与泰州学派古籍中记载的“汞行周天”原理完美契合。那个在学术界被视作玄学的理论,此刻正以实物形态展现在他眼前。
“教授,看那里!”苏蔓突然抓住他的胳膊,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林砚顺着她的指向望去,一束冷光扫过墙面,几道武士刀刻下的痕迹在幽暗中泛着青芒。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凹凸不平的刻痕,防护服手套触碰到金属的瞬间,竟传来细微的震颤。
当头灯光线聚焦在刻痕上时,林砚的血液瞬间凝固。那些歪歪扭扭的符号,分明是泰州学派失传已久的文字系统!更令人震惊的是末尾那个公式——“E=11mc2”。这个颠覆现代物理学根基的等式,此刻正以一种挑衅的姿态,刻在千年之前的金属壁面上。
“不可能……”林砚喃喃自语,颤抖着取出便携式光谱分析仪。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扫描结果显示这些刻痕距今至少有八百年历史。八百年前的泰州学派,怎么可能掌握超越时代的质能转换理论?他突然想起古籍中记载的“汞为天地之精,运转则生万象”,难道这些液态金属不仅是建筑材料,更是某种能量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