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46(1 / 1)
3建州陨石坑
第一章 星陨之谜
长白山腹地的寒风卷着雪粒,像无数细小的钢针刮擦着防护服。陆昭将防风镜上的冰霜抹去,地质锤握柄处的防滑纹路硌得掌心生疼。脚下的冻土传来异常的震颤,仿佛这片沉寂千年的土地正在苏醒。
"教授!磁场强度突破临界值!"陈瑶的惊呼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明显的颤音。陆昭低头看向探测仪,红色警报灯疯狂闪烁,数据面板上的数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深度876米处的磁场强度,竟达到了地表的三万倍,这完全违背了已知的物理法则。
他深吸一口气,呼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冰晶:"启动声呐全频段扫描。"话音未落,身后的勘探车突然剧烈晃动,车载电脑的屏幕瞬间布满雪花噪点。陆昭扶住车顶,目光扫过远处蒸腾的白雾——那雾气呈现出诡异的紫色光晕,如同有某种神秘力量在地下搅动。
陈瑶抱着数据终端跑过来,防护面罩下的脸色煞白:"声呐成像出来了!"她调出全息投影,淡蓝色的光束在空中勾勒出惊人的轮廓。陨石坑底部,一座巨大的六芒星建筑深埋地下,每道棱线都精准地指向正北,复杂的几何结构中嵌满不规则的晶体,在声呐波下泛着幽光。
"这不可能......"陆昭的地质锤险些脱手。陨石坑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记载清晰浮现——那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型陨石坠落事件。但眼前的建筑结构,既非自然形成,也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古代文明。更诡异的是,那些晶体的排列方式,竟与现代量子计算机的逻辑电路有着惊人的相似。
三天前的情景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他们在二道白河镇的猎户家借宿时,偶然发现半卷泛黄的《辽东舆图》。边缘处用朱砂写着"星槎秘藏,建州之底",旁边还画着类似六芒星的符号。当时他只当是古人的迷信记载,此刻却与眼前的景象完美重合。
"教授,卫星云图显示方圆百里的电离层都在异常波动!"陈瑶的声音带着哭腔,"就像......就像有什么东西要从地底钻出来!"陆昭正要回答,脚下的冻土突然裂开蛛网状的缝隙,紫色雾气顺着裂缝喷涌而出,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的发光颗粒。
勘探车的警报器突然刺耳地响起,所有电子设备开始自动运行。陆昭惊恐地看着车载电脑自动调出加密档案,屏幕上跳出一行鲜红的文字:"警告:星核苏醒倒计时72小时。"他还没来得及反应,一道强光从陨石坑底部冲天而起,紫色雾气被瞬间驱散,整个天空被染成诡异的靛蓝色。
在强光中,陆昭隐约看见六芒星建筑的顶端缓缓升起一个银色球体。那球体表面流转着液态汞般的光泽,无数细小的光点在其中穿梭,仿佛宇宙星河被压缩进了这个小小的空间。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球体表面开始浮现出类似人脸的纹路,那些纹路扭曲变形,最终拼凑出一个他无比熟悉的符号——《辽东舆图》上的朱砂印记。
"立刻通知总部!"陆昭抓住陈瑶的手腕,"启动紧急撤离程序!"但话音未落,整个陨石坑突然剧烈震动,银色球体爆发出刺目的光芒。陆昭感觉一股强大的引力将他向坑底拽去,防护面罩上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周围温度正在以每秒十度的速度攀升。
在失去意识前的瞬间,他的视网膜上投射出一串神秘数字:。这串数字既像是斐波那契数列,又暗含着某种未知的密码。而在千里之外的中科院实验室,所有天文观测设备同时转向建州方向,望远镜中,北斗七星的排列方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仿佛在呼应着地下深处的神秘力量。
钻探机钻头撕裂岩层的刺耳声响戛然而止,金属摩擦的震颤顺着陆昭的掌心直窜后颈。防护面罩的呼吸阀喷出白雾,却在下一秒凝结成冰晶——零下四十度的寒气裹着诡异的汞味扑面而来,将钻探孔周围的岩壁镀上一层霜花。
"启动应急照明!"陆昭扯下冻结的耳罩,头灯刺破黑暗的刹那,光束竟在半空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数百块菱形水晶悬浮在百米穹顶之下,每块晶体表面都刻满细密的星图,随着呼吸般的频率明灭闪烁。更令人窒息的是,这些水晶组成的阵列,恰好与地面的六芒星建筑轮廓完全对应。
陈瑶的惊呼从身后传来:"教授!看中央!"
陆昭的瞳孔猛地收缩。直径十米的巨型水晶棺悬浮在能量场中央,棺中男子身着明代制式胸甲,玄色织金缎面在冷光下泛着幽蓝。云龙纹栩栩如生,龙爪竟抓着类似量子纠缠的符号,而胸甲正中央的鎏金篆文刺得人眼眶生疼——"宁碎此身十万次,不教熵火染星槎"。
"这...这是张居正的笔迹!"陈瑶的指甲几乎掐进陆昭的胳膊,防护面罩下的脸色惨白如纸,"明史记载,万历十年他临终前曾留下三封遗诏,其中两封已现世,最后一封下落成谜..."她的声音突然卡住,因为水晶棺表面的霜花正在飞速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