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65(1 / 1)
3. 铜闸蛟影
第一卷:闸口惊变
第一章:惊涛乍起
深秋的清晨,京杭运河古闸口被薄雾笼罩,寒意沁骨。我裹紧身上的棉袄,看着第一艘运粮船缓缓驶入闸道。这是每日的例行公事,却不知为何,今日的氛围格外压抑。
船夫们吆喝着号子,声音在寂静的河面上回荡。突然,平静的水面毫无征兆地翻涌起来,如同烧开的沸水。我瞪大了眼睛,看着直径十米的黑色“水龙卷”凭空出现,那场景诡异得让人毛骨悚然。运粮船在这恐怖的力量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片,瞬间被撕碎,木片纷飞,惨叫声此起彼伏。
幸存的船夫们抓着浮木拼命游向岸边,他们浑身湿透,脸色苍白如纸,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其中一个年轻的船夫上岸后,瘫坐在地上,眼神中满是恐惧和绝望,“水下有……有青铜巨影在游动,鳞片泛着幽光,那东西……那东西不是凡物!”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话语断断续续,却在众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古闸口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恐惧的情绪在人群中迅速蔓延。我望着那依旧翻涌的水面,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好奇和不安。作为这古闸口的管理员,我在这儿待了大半辈子,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景象。
当天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白天的场景不断在脑海中回放。好奇心最终战胜了恐惧,我决定去一探究竟。我提着油灯,沿着河岸小心翼翼地走着。月光洒在河面上,泛着清冷的光,四周寂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虫鸣声。
走到白天出事的地方,我停下脚步,将油灯高高举起。水面已经恢复了平静,但我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突然,水面又开始轻微晃动,我屏住呼吸,紧紧盯着水面。一个巨大的影子在水下缓缓移动,青铜色的鳞片在油灯的映照下,果然泛着幽幽的光。
我吓得后退几步,差点摔倒。那影子越来越近,我看清了它的模样,那是一条巨大无比的怪鱼,身形似龙,却有着鱼的鳞片和尾巴,身上还缠绕着一些古老的青铜纹路,仿佛是从远古时期穿越而来的怪物。
怪鱼猛地跃出水面,巨大的身躯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带起大片水花。我转身拼命奔跑,身后传来巨大的水声和怪物的嘶吼声。我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直到再也跑不动,才停下来喘气。我回头望去,那怪物已经不见了踪影。
回到家中,我将所见所闻告诉了村里的老人。老人听后,脸色大变,“那是守护运河的河神,怕是被触怒了。”老人说起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为了镇压运河中的邪祟,人们铸造了一条青铜鱼形神兽沉入河底,它守护着运河的安宁,一旦有人冒犯,便会降下灾祸。
从那以后,古闸口再也没人敢轻易靠近出事的那段河道。而那神秘的青铜巨影,也成了运河边人们口中代代相传的恐怖传说,每当夜深人静,仿佛还能听到那怪物在水中游动的声音,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深秋的风裹挟着寒气掠过京杭运河,掀起阵阵涟漪。顾淮站在船头,眉头紧锁地盯着手中的潮汐表。作为国内顶尖的水利专家,他从业二十余年,从未遇到过如此诡异的状况——三天前,这里发生了一起离奇的船只损毁事件,幸存者描述的青铜巨影、突然出现的水龙卷,都与他掌握的科学知识相悖。
"顾教授,声呐探测有发现!"助手小王的声音从船舱传来。顾淮快步走下甲板,盯着显示屏上的图像。在闸底三十米深处,一个巨大的阴影轮廓逐渐显现,那形状,分明是一艘古代战船!更诡异的是,周围水流数据显示,此处根本不存在能形成水龙卷的暗流。
就在这时,一艘快艇破开薄雾驶来,船头站着一位年轻女子,怀里抱着一个木盒。"顾教授,我是文物局派来的苏璃。"女子递上工作证,眼神清澈而坚定,"我在岸边发现了这个。"
木盒里躺着半枚锈迹斑斑的腰牌,正面刻着"工部"二字,背面"水衡监造"四个小字虽已模糊,但仍能辨认。苏璃解释说,水衡监是明代专门负责皇家水利工程的机构,而这种腰牌,只有参与重大工程的核心人员才能持有。
顾淮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腰牌,突然想起什么,转头问随行的地方干部:"附近有没有熟悉运河历史的老人?"
在干部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一座临河的老房子前。推开门,一股陈年烟草味扑面而来。八十多岁的李长顺坐在藤椅上,看到众人手中的腰牌,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瞪大,手中的烟斗"啪嗒"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水衡监......"老人声音沙哑,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五十年前,我爷爷临终前说过,千万不要靠近闸口那段河道。"
原来,李长顺的家族世代守护着一个秘密。清末民初,当地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河道清淤工程。施工时,工人们在闸底发现了一艘保存完好的明代战船,船上堆满了刻着神秘符号的青铜器物。就在准备打捞时,河道突然掀起巨浪,数十名工人葬身河底。侥幸逃生的人说,他们看到战船周围游动着巨大的青铜鱼,鳞片泛着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