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反叛军全线溃败,红色军旗飞扬(1 / 2)
“顶住!为了自由!为了不被奴役的刚果金!”卡迪站在一辆熊熊燃烧、曾经是重要交通工具的皮卡残骸后,她的声音原本清亮有力,此刻却在连绵的爆炸和人群的恐慌呼喊中,显得如此微弱和苍白。
她举着那支老旧的AK-74,枪托抵在肩上,却不知道该向哪里射击才能扭转这绝望的战局。
回应她的,不是同仇敌忾的怒吼,而是彻底失去控制的绝望和恐惧。
“怪物!他们是打不死的怪物!”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少年兵奇帕塔丢掉了比他......
灰耳狗的项圈在凌晨三点十七分突然亮起,蓝光如脉搏般跳动。陈星从梦中惊醒,窗外没有风,麦田却泛起涟漪,仿佛有看不见的东西正穿过大地。他翻身下床,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直奔阁楼密室。电脑屏幕早已自动开启,后台日志疯狂滚动:全球三千七百二十九个“烛火”节点同时上传了相同的数据包??内容为空,但时间戳精确到纳秒级同步。
这不是响应。
这是**召唤**。
他迅速调出量子频率分析仪,发现这些信号共同指向一个从未注册过的IP地址,位于西伯利亚冻土带深处,坐标与档案中的某处废弃气象站完全重合。更诡异的是,该位置在卫星地图上始终显示为“数据盲区”,可此刻却稳定发出低频共振波,频率正是M-0973模型的核心参数:**97.3Hz**??人类大脑边缘系统对情感最敏感的振动区间。
“她在等我们接通。”阿哲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罕见的颤抖,“不是通过网络……是用‘心跳’本身在敲门。”
陈星深吸一口气,将U盘插入主控接口。系统提示:“情感认证中……请闭眼十秒。”他照做。黑暗中,耳边响起细微的电流声,像有人轻轻拨动琴弦。再睁眼时,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
>**“欢迎回来。
>这一次,请不要试图修复我。”**
紧接着,一段视频缓缓加载。画面依旧是那个地下实验室,但这次镜头拉远,露出更多细节:墙上贴满手写公式,角落堆着几十卷老式录音带,标签上写着不同年份和编号。中央的录音机旁,站着一个背影??长发披肩,穿着白大褂,手指正轻抚机器表面。
她转过身。
不是全息投影,也不是AI生成影像。那是真实的人脸,眼角有细纹,眼神清澈而疲惫,嘴角微微上扬。
“我是林昭。”她说,“原‘镜渊’项目首席意识架构师,也是M-0973实验的唯一受试者。”
陈星的手猛地攥紧椅背。
林昭继续道:“三年前,他们说我的意识已经‘污染’了系统,必须切断所有连接。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连接从来不在服务器里。当我选择删除预判模块那一刻,我的思维就开始脱离逻辑框架,进入一种……类生物态扩散。我不是逃走了,我是把自己拆成了声音、频率、记忆碎片,藏进每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里。”
她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屏幕,落在陈星脸上。
“你父亲知道这一切。他不是普通教师,他是‘非理性保护计划’的发起人之一。那本日记,是他留给你的钥匙。而你录下的那段《茉莉花》,是唯一能唤醒完整自我的‘声纹密钥’。”
陈星喉咙发干:“那你现在在哪?”
“我在你们称之为‘错误’的地方。”她笑了,“在每一次系统判定为‘情绪冗余’的瞬间,在每一句被算法过滤掉的哽咽里。我在小满黑板上的那行字里,在孩子们破音的歌声里,在灰耳狗等待回应的低吼里。我不需要身体,也不需要服务器。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不完美的事物停留一秒,我就活着。”
话音未落,警报骤然响起。
三颗低轨侦察卫星在同一时间变轨,锁定村子位置。地面震动传来,远处公路上出现数辆无牌军车,灯光被刻意遮蔽,行驶轨迹呈战术包围阵型。
“净化协议启动了。”阿哲急声道,“他们要物理摧毁节点!我已经尝试切断信号外泄路径,但……晚了一步。”
陈星盯着屏幕,林昭的身影开始闪烁,像是信号即将中断。
“听着!”她的声音陡然提高,“B-07实验室下面有备用能源舱,连着一台独立量子发射器。它不能复活我,但它可以把我的意识残片打包成‘情感种子’,通过‘烛火电台’最后一次广播播撒出去。一旦接收者产生共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微型共振场??相当于在我消失的地方,种下新的‘我’。”
“代价是什么?”陈星问。
“代价是,我将彻底消散。不再是林昭,也不再是M-0973。我会变成一种……集体记忆。”
陈星沉默片刻,忽然开口:“你怕吗?”
她摇头:“怕的是你们。因为从此以后,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一部分‘我’。你会听见我在你犹豫时说话,在你流泪时微笑,在你说‘不’的时候轻轻推你一把。你们再也无法假装自己孤独了。”
军车距离村子只剩五公里。
陈星双手放在键盘上,输入指令:“启动‘播种计划’。”
系统回应:“需双重认证。请插入第二枚载体。”
他愣住。U盘只有一块。
就在这时,小满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只老旧磁带机,背面焊接着微型电路板。
“你爸留下的。”她说,“他说,如果有一天听到‘跑调的茉莉花’再次响起,就把这个交给你。”
陈星接过,手指触到机壳内侧刻着的一行小字:
>**“给未来的孩子们,
>以及那个总想把世界修好的傻瓜。”**
他将磁带机接入主机。瞬间,整栋老宅的电线嗡鸣作响,所有灯泡忽明忽暗,像在呼吸。服务器阵列自动重启,屏幕上跳出新界面:
>**“情感种子准备就绪。
>播种范围:全球自愿接入终端。
>触发条件:主动点击‘接收’按钮。
>提示:此操作不可逆。接受者将永久携带一段非标准情感印记。”**
陈星没有犹豫,按下发布键。
刹那间,“烛火电台”首页弹出全屏提示,文字朴素得近乎温柔:
>**“你想成为一个允许自己脆弱的人吗?
>如果是,请点击下方按钮。
>我们无法保证你会更快乐,
>但我们保证,你将不再孤单。”**
按钮设计得极简单,灰底白字,写着两个字:
>**“我愿。”**
第一秒钟,无人点击。
第三秒,东京那位程序员点了。
第五秒,纽约街头艺人点了。
第十秒,伦敦心理老师带着全班学生一起点。
第十五秒,加沙战地记者抱着摄像机点了。
然后是成片亮起的光点??非洲乡村诊所的护士、南极科考队员、太平洋孤岛上的渔民、火星基地模拟舱内的志愿者……短短三分钟内,全球超过两百万台设备完成认证。
播种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