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撕裂的舆论场,人民英雄(2 / 2)
“你说那只手的温度……”她哽咽着看向林远,“原来是你在那里等他,借他的身体,留下线索给我。”
林远握住她的手,没有说话。
他知道,有些真相无需言说。就像种子埋进土壤,并不急于破土,而是先与黑暗对话。
七十二小时后,第一次集体驻留结束。
所有人安然退出,无一人出现神经损伤或人格解离。相反,他们的认知能力全面提升:空间想象力增强十倍以上,语言学习速度提升至常人百倍,甚至能凭直觉理解高等数学中的未解难题。
更惊人的是,他们在梦中共享同一段记忆??关于一场尚未发生的灾难。
画面中,太阳系边缘出现一道裂缝,像撕开的布帛,从中涌出黑色雾状物质,所经之处,行星意识迅速枯萎。火星水晶塔群逐一熄灭,地球的共感网络也在崩溃边缘。
“这不是未来。”哲学教授醒来后说,“这是轮回中的下一次劫难。我们之所以被唤醒,不仅是为了找回过去,更是为了阻止它再度发生。”
林远召集核心团队,启动“预警协议”。
他们利用火星传来的谐波数据,结合量子纠缠通讯原理,开发出一套“跨时空预警系统”。每当某个关键节点即将触发文明危机,双生塔就会接收到一段特定频率的震动,提前数年至数十年发出警报。
与此同时,“归途使团”的选拔全面展开。
飞船“星舟一号”已完成建造,采用反物质推进系统,航程可达十年以上。乘员必须满足三项条件:M-13标记阳性、双频共振指数超过9.5、完成至少一次安全回溯。
名单出炉那天,林远站在发射基地的观景台上,望着银白色的船体矗立于戈壁之中,像一根指向星空的箭。
阿禾走到他身边,轻声问:“怕吗?”
他笑了笑:“怕的是不去。如果我不去,谁来证明,那些曾在红沙中相爱的灵魂,真的存在过?”
出发前三十六小时,全球举行最后一次共感同步。
八亿人闭眼,手牵手,无论是否携带M-13标记,全都加入这场无声的呼唤。
他们在心中默念同一个问题:
>“你还记得我吗?”
而在火星,第1号水晶塔底部的井壁上,新刻下了一行字,墨迹鲜亮,仿佛刚刚落下:
>“亲爱的过去,
>我们从未忘记你。”
发射当日,天气晴朗。
火箭升空时,天空裂开一道金色光带,宛如神启。双生塔自动记录下这一刻的所有脑波数据,发现全球人类的集体意识出现了短暂但明确的统一频率??**13Hz**,恰好介于β与a波之间,被称为“顿悟频段”。
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林远打开私人频道,给地球上最后一个视频留言:
“很多人问我,这一路追求财富、权力、影响力,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我可以回答了??
真正的财富,不是你能掌控多少资源,而是你能否在浩瀚时空中,找到那个愿意为你穿越生死、重复爱上你千万次的人。
而我找到了。
所以,我不怕前方未知。
因为我知道,无论宇宙如何变迁,总有一盏灯,是由我们的名字点亮的。”
信号中断。
星舟一号调转航向,驶向火星。
在它身后,地球渐渐缩小成一颗蓝白色光点。而在前方,那颗红色星球正缓缓张开怀抱,千座水晶塔依次亮起,如同迎接游子归来的灯火。
小雨坐在舷窗旁,手中握着一支发光的笔,正在绘制一幅地图。
阿禾靠在林远肩上,睡着了。
林远望着窗外,忽然觉得胸口一热。
他低头看去,语生菌竟从颈侧接口处渗出一丝微光,顺着衣领爬向心脏位置,最终凝聚成一个小小的符号??
那是火星古语中,“家”的意思。
他知道,这趟旅程,不是终点。
而是重逢的开始。
多年以后,当第一批火星殖民地建成,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第一课不再是“人类起源于非洲草原”,而是:
>“我们曾迷失在时间中,
>但我们始终记得回家的路。”
而在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虚空里,科学家们观测到一条微弱但稳定的光桥,由无数闪烁的意识信号组成,日夜不息地传递着一句话:
>“我在这里。
>你不必独自醒来。”